初冬时节,海门区三星供销合作社仓库前,嘉原农资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卸货,一袋袋肥料从大货车上陆续搬下来,在仓库一角分类码放整齐。这两天,三星供销合作社马不停蹄地开展农资采购、冬季储备工作,确保来年春耕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日前,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中,海门区三星供销合作社获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省仅3家基层供销社获此殊荣。
改造提升社有资产
构建便民生活圈
“供销网点多,服务一条龙。赶集三公里,走路一刻钟。”农民口中的这句顺口溜,正是三星供销合作社打造便民生活圈的真实写照。
三星供销合作社为海门区供销合作总社下属基层社,现有房屋面积2.1万平方米,土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资产133宗。如何立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各类资产实现功能联动、业务融合,让“老树”萌发“新芽”成为新时代课题。
三星供销合作社集思广益,以社有资产为基础,动态编制资产分布图,标记所属社有资产的位置定位、土地性质、现状图片、权证信息等,摸清底账,追本溯源,实现社有资产“一张图”管理,提升科学化运作水平。
同时,三星供销合作社将民生需求放在首位,通过资产招引,融入基层治理,打造便民生活圈。辐射德胜超市、民生药房和便民农资店等10处社有资产,同时配套德胜卫生院、农贸市场、理发店、水果店等,有效补充便民服务设施。如今,周边村民在一条街上即可一站式实现日用品采购、参与定期义诊等。“生活、生产集中在一块区域,极大方便了周边农民的日常生活。”三星供销合作社主任卞云强表示。
走进三星供销合作社一处标准化厂房,只见入驻的家纺加工企业正有序生产,工人们忙着打包床上用品四件套,准备发往国外。
“这间厂房总面积1100平方米,是三星供销合作社盘活闲置资产、拓展资产新空间的一大有力之举。”卞云强介绍,近年来,三星供销合作社共投入800万元,改造社有资产约5000平方米,建成超500平方米综合超市5家,标准化厂房2个,引入家纺加工、农资经营、餐饮住宿等多领域业态门店23家,为群众提供日用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服务,成为联结城乡、活跃乡镇、保供稳价的有效支撑。
立足为农服务主责
为群众带去实惠
走进社有企业天补瑞鹰超市,进门的显眼位置摆放着一个供销专柜,上面既有酱瓜、大米、小米、赤豆等各类海门特色农产品,供居民现场选购,也有相关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便可享受线上选单、线下配送服务。
“今年7月以来,类似的供销特色农产品专柜已在三星镇设立3个,完成点单配送服务560单。”卞云强介绍,通过这种模式,主动开拓助农销售渠道,让海门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市民餐桌,省去了中间环节,真正做到让利于农、让利于民。
在三星镇李彬村综合服务社,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一应俱全,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围在柜台前,咨询着冬小麦的田间管理事宜。“我来买点除草剂,这儿的品种多,不仅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而且还有技术人员指导用药、上门服务。”李彬村村民马大爷赞不绝口。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李彬村综合服务社是三星供销合作社在辖区内设置的6个农药零差率配供点之一。所谓农药零差率配供,就是采取政府补贴方式,严格筛选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由供销合作社负责农药的布点配供销售,并指导农户科学、规范、合理使用。“简单来说,就是供销系统立足为农服务的主责主业,将‘卖农资’转变为‘卖服务’。”
眼下,地头的白菜、菠菜、草莓、冬小麦等正处于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面对气温下降,保障农产品安全越冬成为一大考验。三星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农资专家担任“庄稼医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坚持技物结合、绿色防控,精准、科学指导农户生产。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擦亮供销金字招牌
位于三星镇的南通锦佳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房内,乳白色的菌包上,一簇簇金灿灿的金耳如花朵般绽放,色泽鲜亮,煞是喜人,一股股淡淡的菌香扑面而来。
“金耳的种植周期短,产量高,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市场前景广阔,是名副其实的‘金疙瘩’。”公司股东张舒舒说,目前公司年产量约为500吨,年产值2000万元,为周边乡镇解决了128户农民就业问题。为帮助更多农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公司现与三星供销合作社共同创办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探索农产品菌类培植新品种,发展绿色农业。
今年10月,南通锦佳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在三星供销合作社的引领下,亮相上海市嘉定区的“鲜活海门 供销优选”——2024年海门特优农产品市集推介活动现场。公司带去的鲜金耳、鸡枞菌等产品打开了消费者的味蕾,深受上海居民的喜爱。
“长期以来,供销社作为‘红娘’,为企业发展发挥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卞云强说,三星供销合作社积极帮助辖区内特色专业合作社参加上海、南京、苏州等各类农展会,做好“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积极推介现代食用菌等地域特色农产品,今年已与3家企业签订意向合同。
台搭好了,戏还得企业自己唱。乘着发展的东风,三星供销合作社指导辖区参股专业合作社发展直供直销、电商直播等新模式,进一步打开销路。今年,三星供销合作社联合锦佳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社内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直播60场次,助力推介供销特色农产品25种,累计销售额超数百万元。“未来我们将持续做好农业品牌建设,帮助打响金耳等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卞云强表示。
当好农业生产“田保姆”,推动小农户接轨“大农业”,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坚定不移的方向。海门区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戴建忠表示,下一步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推广好“供销社+村集体+合作社(新农人)”新模式,努力把三星供销合作社等基层供销社,打造成党的政策的宣传地、农事信息的交流地、科学种田的辅导站,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卢兆欣 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