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玮丽 通讯员王康 实习生朱一冰)记者27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出台《关于促进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力争到2027年,基本形成算力充裕、数据丰富、应用多元的产业生态体系。这是继《南通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后,我市出台的第二个未来产业细分科创赛道专项政策。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两年,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以通用大模型为基础支撑的历史新阶段,开始显现出赋能千行百业的无限潜力。
新出台的《行动方案》,旨在抢抓重大战略机遇,通过政策引导助力我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趋势,适当超前部署算力,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发展垂直领域模型,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场景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目标到2027年,布局智能算力规模500P以上,构建高质量数据集10个以上,构建行业垂直模型20个以上,引进培育相关企业100家以上,培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行动方案》提出,“强本固基”夯实算力基础。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础支撑,从算力和数据两个方面,提出适当统筹布局智能算力、灵活部署边缘算力、强化优质数据集建设供给等举措,着力满足全市通用大模型训练迭代和推理需求,确保企业享受优质普惠算力,为打造多元算力支撑体系奠定良好基础。《行动方案》也是国内各类通用人工智能政策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合成数据发展的,对我市提前布局合成数据具有指导意义。
在“人工智能+”赋能场景应用方面,《行动方案》结合南通的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部署了海洋经济、高端纺织、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建筑、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农业、社会治理、养老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对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下转A4版)
(上接A1版)
捧出“真金白银”,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围绕支持项目建设、算力使用、数据要素供给、应用场景建设、“拨—投—股”配套、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天使投资、金融支持、高层次人才激励等方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软硬件企业发展,大幅降低企业训练AI大模型以及智能体开发运用成本。其中,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全市通用人工智能企业的智能算力项目给予支持,单个项目补助总额最高可达3000万元。
《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将通用人工智能作为特色产业,鼓励各板块、各园区研究配套专项政策等各类支持举措。记者了解到,南通创新区出台的《关于打造“紫琅三谷”、培育未来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从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算力补贴、数据集建设奖励等方面,在市级政策基础上进行“加码”支持。比如,对通过公共算力服务平台使用智算算力的区内企业,市、区两级给予不超过实际使用算力成本50%的补贴,最高可达400万元/年;对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质量数据集或打造专业化数据空间的,市、区两级最高给予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