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彦云
岁末,很多人都在盘点一年的生活。如果统计自己一年中每天使用的手机屏幕时间总和,这个数字恐怕让人惊心:有多少时间花在漫无目的地刷短视频、刷朋友圈、刷碎片化的信息之中?
难怪前段时间,“我关闭了朋友圈拒绝焦虑与内耗”的话题冲上热搜。看看身边,也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而近日牛津大学出版社公布的2024年牛津年度词汇“脑腐(Brain rot)”,则更具形象化的深意,意思是,接触了过多社交媒体低质量、碎片化的信息后,人的精神和智力状态退化恶化,如同腐烂一般。
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技术本身中性,没有善恶之分,却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携性,也带来某种伤害:被算法“算计”的信息投喂、永远刷不到底的短视频、社交过载的朋友圈……正在不断蚕食个体的思考能力和精神健康,让我们逐渐失去反省自我、观照和链接现实的能力。鉴于此,有必要进行适度的“电子戒断”。适度,意味着不是敌视和彻底摆脱数字化生活,这不可能、也不现实;适度,意味着某种平衡:既让数字化为我所用,又不被其支配,而是做自己的主人。
适度“电子戒断”,离不开清醒的意志力和掌控力,勇于打破舒适圈和生活惯性,“打断”手指的“肌肉记忆”,在合适的时间果断离开网络,投入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脱离喧扰的数字世界,现实生活里原来有太多被忽视的领域和细节,值得投入精力和热情,去拥抱、去探寻,与之发生深度的链接。
爱具体的人。习惯了被屏幕里的人和事牵动心绪,为远方的苦难和哭声共情(且不说那些让人动容的故事里有多少“套路”),却往往对身边的人和事视若无睹。当离开网络,我们会重新“看到”:默默操持家务的伴侣,青春期里苦闷彷徨的孩子,渐渐老去的父母,值得畅叙幽怀的友人……国内知名法学教授罗翔说过:真正的爱,一定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当“抬起头”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亲人之间,有多么丰富的话题可以交流,有多么温暖的情感可以慰藉,有多么具体而微的生活记忆可以共同创造。这些近在咫尺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才更值得首先去珍惜,而不是让珍贵的相守时光,在“各自低头”中白白流逝。脱离朋友圈的“精装感”和“存在感”,摆脱过载的信息和社交,说不定能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质朴味道——因为生活,首先是给自己过的,不是给他人看的。
读厚重的书。碎片化的网络浏览正让人变得越来越浮躁,现在别说阅读一本书,就是花十几分钟阅读一篇较长的网络文章,也让很多人失去耐心。在流量经济的大旗下,各平台、各产品都费尽心机想“粘”住用户,受众想知道的、所看到的,都能轻易被“算法”和“卖点”所掌控。长时间被这些肤浅化、碎片化的信息所裹挟,人的专注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质疑的能力,就会受到损害。加之短视频泛滥,更对人的读写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造成影响。当适度离开网络,带着主动探寻的渴望打开一本厚重的书,书籍的质感,阅读的环境,比如季节、气温、光线和声响,都会凝成整体的阅读氛围。尤其是,当家庭成员在灯下沉浸地共读一本好书,我们不仅能链接书籍中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更能与亲人链接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
观照真实的社会和自然。当我们在网络上为自己坚持的观点据理力争时,当网络人格展现着温和理性、公共道德和人文情怀时,也许更应该去思考:这些理念、价值观和情怀,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了吗?对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环境、对政府部门所推进的民生实事,了解有多少、有多深?是否尽到一份公民的责任?是否留意过身边的弱势群体和他们的困境?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变化,是否有过细致观察?在南通千年古护城河的濠河两岸,二十四节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各不相同,是否留意和记录过?……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真实社会和自然的点点滴滴,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会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更真切更深沉,也会更有归宿感与幸福感。
新年在即,让我们努力制定一个小目标:控制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用适度“电子戒断”留出来的时间,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这会有挑战性,也会有成就感。因为,我们爱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世界,才构成现实的人生。与这现实的人生发生深度链接,可以让我们摆脱被数字化支配的浮躁,获得沉稳的力量,过上更加自洽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