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评

观点声音

无论退休回原籍养老或赴异地为儿女带娃的老人,还是一段时间在外地工作的职场人、去外省旅行的游客,乃至医疗资源更充足地区接受诊疗的患者,办好异地就医备案、享受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已经成了生活中的重要需求。我国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大,异地就医需求不容忽视,各地政策待遇不尽相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存在不少困难障碍需要解决和突破。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党中央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连续9年对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作出安排部署。医保部门以信息化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导向,持续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运行基本平稳,惠及参保群众2.38亿人次,减少资金垫付1947.25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了84.70%、26.71%,人民群众异地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各地医保部门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异地就医备案服务不断规范,备案办理时效不断提高。目前,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异地备案和线上查询等功能不断完善,支持异地联网医药机构、医保服务热线、个人报销费用等信息线上查询。当前,随着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不少地方已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不再满足“病有所医”,而是更盼“病有良医”。因此在一定时间内,除了异地安置、人口流动对异地就医的刚性需求外,到优质医疗资源聚集的省份寻求更好治疗的需求还会进一步释放。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全国共享,助力推进医疗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是未来较长时期的主要课题。——人民日报《写好异地就医的“民生答卷”》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基层治理问题,2024年先后到天津、湖南、重庆、宁夏等地考察基层治理实效,并指示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近年来,党中央持续关注并不断健全为基层减负与赋能的长效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长期存在的“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旨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重在减负与赋能同向发力、统筹推进。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需要“跳出基层看基层”,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按照“壮马、轻车、畅路、聚力”的思路,做实做优基层治理的“加减乘除”法,系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实效。首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其次,街乡主体有效承接、整合、盘活治理资源,发挥加法、乘法甚至乘方效应。最后,主动治理,善治“未病”,精准监测辖区治理突出问题。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需求更优,基层治理系统承载的诉求输入量越来越大,海量诉求“大车”是基层治理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减负,需要进一步评估整合、分类疏解治理体量,降低重复性的低效运作,集中优势力量承载有效需求,达到“轻车降量”的效果。制度政策再好,也要靠基层去落实。要推动基层治理改革举措和民生解决方案层层落实,必须首先“真减负”“减真负”,让基层干部有精力有时间抓落实、重成效。要加强监督执纪、健全基层监督网络,避免“假性”解决带来的治理后患,从注重程序上“办结”转变为注重实质上“解决”,办一事、了一事,不留后患,激发基层干部敢作为、善作为的担当,真心真意为群众解决困难。——北京日报《深化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来村里喝杯咖啡吧!“用一杯村咖时光,治愈忙碌奔波的你”“一杯村口咖啡,拉满春节假期的松弛感”“农村老宅变身花园咖啡馆”……当咖啡遇见乡村,就有了“村咖”。据统计,全国有超过4万家咖啡馆在村里。在江苏,核心景区面积仅2平方公里左右的南京佘村,就有15家咖啡店;位于苏州的太湖生态岛上,集聚着50多家村咖,有的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店,不少人为一杯咖啡到村里打卡。“村咖”不仅成了乡村文旅的“流量密码”,也是链接城乡的消费新场景。一杯“村咖”,疗愈身心。“村咖”兼具城市的精致感以及田园生活的松弛感,又具有社交属性,是年轻人对冲紧张生活的“世外桃源”。在乡村咖啡馆,品味的不仅是咖啡,更是新鲜空气、山间野趣,是向往的美好生活。一杯“村咖”,激发活力。“咖啡+景区”“咖啡+民宿”“咖啡+露营”等元素的组合,逐渐成为乡村旅游新风尚。有的地方则把“村咖”与乡村社区结合起来,让乡村咖啡馆同时拥有乡村阅览室、文化展示厅、活动中心等多元功能。更关键的是,“村咖”火了,各路创业者带着创意和资金涌向乡村,催生出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村咖”的兴起,关键不在于咖啡本身,而在于乡村。有人疑问:这杯“村咖”能不能持续飘香?有一个回答获得大量点赞:“潺潺流水,葱郁树林,老宅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只要有想法有创意,这些日常生活都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新华网《“村咖”热销,热的是向往的生活》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吃吃喝喝,运动健身成为不少人的选择。比如,在乡村小路上来一场“村跑”。“村跑”,就是一些地方选取特色乡村路线,开展半程马拉松,或者3公里共富跑、欢乐跑、健康跑等。选手们一边跑步,一边游“村景”、逛“村集”、品“村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别样活力和喜气。穿过美丽的乡村风景线,选手们收获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松弛感,也收获乡土味十足的奖品:竹林鸡、有机鱼、大白鹅、杨梅酒……乡村风土人情“赚足了眼球”。一场成功的“村跑”,就是一张美丽的名片。近年来,一些乡村打造得越来越美,却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村跑”把乡村里的一个个特色“盆景”串联成“风景”,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魅力。一些地方将民俗、民宿、农家乐、采摘等一大批旅游资源串联激活,还打造了咖啡店、农村书屋等消费场景,吸引游客前来参赛、打卡。与“村超”“村BA”等动辄数以万计的观赛人数相比,“村跑”规模很小。但是这样“小而美”的赛事依然能迸发出大能量。乡村体育赛事能否办出效果,关键不在赛事规模大小,而在于是否因地制宜,是否有足够的群众基础。“村跑”火热,“出圈”只是第一步。要跑得长久,必须跑出特色、跑进人心。让跑者在每一个转弯都能邂逅意想不到的惊喜。——新华网《“村跑”火热,跑出特色、跑进人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那么,数据要素如何嵌入社会治理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深刻改变社会治理方式?如何确保“数治”朝着善治的实践方向稳步迈进?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实践。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以强大的耦合能力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进行广泛深度融合,实现了对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同时,建立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基础上的各类经济活动,推动了数字的产业化发展。在社会领域,数字社会日趋形成。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媒体、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等新兴数字传媒的繁荣,使得人的交往普遍化的广度、深度、密度空前发展,一个依托于数字技术构建的数字社会形态日趋形成。数字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数字化映射和延伸,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人们活动的重要场所。数据要素嵌入社会治理,形成“数治”这一新型治理范式,推动社会治理向问题识别精准化、决策过程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反馈纠偏高效化转变。——广州日报《“数治”为善治添翼》近日,在从上海虹桥站开往湖北宜昌东的G2384次列车上,一女子因霸座被南京铁路警方行政拘留。当日,该女子乘坐高铁从上海虹桥前往湖北汉口,但是她只购买了上海虹桥至常熟的票,后续到汉口的车票并未购买成功。在列车从常熟站开出后,后续乘客上车,但该女子拒不让座。民警对女子口头警告无效后,强制将她带离了现场。在列车抵达南京南站后,将其移交车站派出所处理。小小的车票,不仅是登上列车的“通行证”,同样也是铁路部门与旅客建立的一份“客运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该女子霸占他人座位,不仅是侵害他人权益的道德问题,也是违法行为。面对列车工作人员的多次劝说仍拒不改正,其行为严重扰乱了高铁这一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因此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对该女子进行法律制裁,是维护法律权威的必要措施。对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要坚持零容忍态度。在过往的霸座事件处理中,多以劝导作为主要手段。在面对蛮横无理的霸座乘客时,甚至会出现原本买票的旅客被迫无奈选择忍让的情况。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霸座等不文明行为已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谴责和抵制。该女子的霸座事件,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在公共场所,我们的行为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素质,更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要时刻牢记,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遵守社会规则和国家法律。在乘坐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票就座是基本的规则,也是对他人的尊重。——红网《女子买短乘长高铁霸座被拘,公共出行不容撒野》

2025-02-05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8119.html 1 3 观点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