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韩国钧作过一副“龙蛇联”

□夏俊山

龙腾辞旧岁,蛇舞迎新年。笔者不禁想起龙年写的《张謇的四副“龙字联”》(见《南通日报》2024年5月9日A7版)一文。张謇的对联收录于《张謇对联注译》《张謇对联注译续集》,多达1025副,笔者介绍了四副含“龙”字的对联,而四副对联中,“龙蛇”并称的仅一副,韩国钧存世的对联不及张謇的十分之一,其中有一副“龙蛇”并称的对联,姑且称之为“龙蛇联”吧,内容如下:龙蛇不成蛰,鸾凤本高翔。对联题识为 “巨山先生大鉴戊午(1918年)秋韩国钧”,钤印为 “韩国钧印、紫石印信长寿”。

这副对联很值得品味,先说时代背景。

韩国钧,1857年出生于扬州府泰州海安镇,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省长等。1918年8月,冯国璋辞去大总统职,徐世昌继任民国总统,62岁的韩国钧此时也已辞官。秋天,他题联给巨山,巨山是谁?

唐文治《泰县韩公紫石神道碑铭》记载:“丁亥季夏,常熟庞先生甸材,偕宝山金先生其源,将武进蒋先生维乔所撰传状,殷勤来请碑铭。”文后注:“金其源:字巨山,号亦庐。宝山人,诸生。著有《读书管见》(见《唐文治文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510页)。”其他资料则有“金其源,字溯岷,号巨山”的介绍。总之,巨山本名金其源(1881年—1961年):上海宝山人,曾为南社社员。辛亥革命后,刚成立的民国政府效仿西方,以参议院、众议院组成议会,于1912年12月进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选民达4000万的民主选举,随后就是国会第一大党团首脑宋教仁遇刺案。大选中金其源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1913年9月7日,韩国钧任江苏省民政长。11月12日,民国北京政府命令各省临时议会一律停闭。1914年元月,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参见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1991年2期邹嘉南《韩国钧年表》)。

1918年,韩国钧虽已辞官,但是,他任江苏省民政长期间应该与省议会议员金其源有过交集。国内风云变幻,韩国钧不会没有感触,他写此联给金其源应该有某种寓意。

再看对联的内容。

上联“龙蛇不成蛰”,此句出杜甫诗《雷》:“……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诗句中“龙蛇”比喻雷电的形态,雷电像蛰伏的龙蛇,醒来后直冲云霄,与天地间的气流相激荡。杜甫描写雷电的强大力量,抒发的是个人的情感体验。韩国钧以此句为上联,有没有别的含义?

在中国文化中,“龙蛇”的含义丰富而深远。《易经·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这意思是龙和蛇冬天会蛰伏,这是为了保全自己。庄子在《山木》提出:“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龙蛇之变”,指君子应适应环境,能屈能伸。

君子当有“龙蛇之变”,就是在顺境时要能展现才华、在逆境中能接受平凡。无论顺逆都能从容应对,心态平和。“龙蛇不成蛰”有这样的寓意吗?有,则是自勉,也是对金其源的勉励。

下联“鸾凤本高翔”,此句出自韩愈诗《重云李观疾赠之》:“……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诗句中的“鸾凤”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才,韩愈本人就是。公元819年,官至刑部侍郎的韩愈早上给皇帝递了个折子,傍晚的时候就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如何面对命运的起落变化?韩愈的赠诗写了“穷冬”“百草”“幽桂”等,即使环境苦,仍有植物保持生机。天地之间,存在规律“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这是给予友人的建议和寄托,希望友人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被眼前的困境压倒。鸾凤本高翔,出类拔萃的人才就没有出头之日吗?

庄子讲“龙蛇之变”,韩愈写“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是在告诉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和人生中,人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既能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才能,又能在不利的环境中保全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心态。这也是我读韩国钧的“龙蛇联”的一点感受。

2025-02-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8250.html 1 3 韩国钧作过一副“龙蛇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