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崇川在线

“沉浸式”学习 感受科技魅力

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近日,新城桥街道朝晖社区工会、关工委及妇联联合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共同开展“缤纷冬日”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之“海洋环保中的人工智能”——社区学院“文明小管家”主题人工智能训练培训活动。通过将前沿科技与环保理念巧妙融合,为来自朝晖小学的四十余名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活动中,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的黄菊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同时展示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神奇应用,孩子们惊叹连连,迅速点燃了他们对本次课程的热情。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或体验过的人工智能,从电子邮件过滤器到语音识别,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发言,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在实践操作环节,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亲身体验如何训练人工智能模型。通过个人点击鼠标操作识别屏幕中的图像,将各类图像标记为“鱼”或“非鱼”,为人工智能提供训练数据。随着训练的推进,人工智能逐渐学会自主识别,尝试标记新的图像。当看到自己训练的模型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海洋生物或海洋垃圾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通过学习实践,孩子们不仅深刻理解了机器学习的原理,更直观地感受到科技对海洋环保的巨大助力。“这次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科技思维,还可以让他们意识到科技背后潜在的社会责任。”来自朝晖小学的老师倪洪燕说。

此次“海洋环保中的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活动,是新城桥街道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共建合办“社区学院”的重要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下一步,街道将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继续深化合作,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课程,为辖区内的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触前沿科技、拓宽视野的机会。

·王亚杰·

完善村规民约

倡导文明新风

“我们要倡导婚事新办简办,反对铺张浪费。”“最近天气降温了,大家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关注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多与老人谈心。”“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矛盾就来社区坐下慢慢处理……”近年来,崇川区任港街道城港社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治理体系,村规民约实际上已大大不同于传统——从内容上看,发生了从“传统习俗”到“现代公民道德”的转变;从制定形成的过程看,不再是约定俗成式的不成文规定,而是大家一起讨论的成果。

城港社区城港新村老小区改造过程中,停车位改造起初矛盾重重,车辆乱停乱放,居民怨声载道。城港社区组织召集居民代表会议,依据村规民约中“公共事务共同协商”原则,开启多轮议事会。大家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达成兼顾各方的改造方案:合理规划车位、增设绿植隔音带。施工期间,居民自发监督进度、质量,完工后又主动维护秩序,停车难题迎刃而解。从公共设施修缮到垃圾分类推广,村规民约引导居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社区发展内生动力澎湃,大家为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共治共享氛围浓厚。

城港社区珑府商业街区,曾有商家占道经营、噪声扰民。社区对照村规民约中的“合法经营、维护公共秩序”,联合城管、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以法规为剑、民约为盾,刚柔并济。一方面向商家普及城市管理法规细则,另一方面强调村规民约中对社区和谐环境的约定,双管齐下,商家主动整改。同时,社区定期开展法治讲座,结合实际案例,提升居民法治素养,如今,懂法守法、依规处事成为风尚,纠纷减少,社区秩序井然,为发展营造安宁土壤。

城港社区党委书记陈锋表示,村规民约不仅带来了好村风,还让大家积极争做文明村民。村规民约制定推出后,城港社区组织开展“诚实守信”“文明先锋”等评选活动,引导党员群众遵纪守法,弘扬尊老爱亲的优良传统。 ·陈燕·

深耕文化传承

探索非遗之美

近日,秦灶街道秦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深耕文化传承,探索非遗之美”暨“我们的节日·元宵”全民阅读春风行动。

活动邀请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吴丹丹带领青少年共读《元宵节的故事》《二十四节气》书籍,通过PPT向青少年讲解了立春的历史由来,并且由此引申出元宵节的民俗文化及趣味故事,并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远离盗版书、有害书和卡通画册。

活动还邀请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姚春华指导讲解,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生动活泼的非遗传承课堂。姚春华从南通板鹞风筝的历史演进脉络讲起,深入剖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与传承。此外,姚春华还将现代材料科学与工艺创新结合,分享如何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实现南通板鹞风筝的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与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实践体验环节,姚春华为青少年讲解制作工艺,他详细拆解每一道工序,从竹材的挑选、处理,到骨架的精准扎制,再到蒙面的裱糊、哨口的制作与调试,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与演示。随后,青少年亲自参与板鹞风筝的绘制过程,融合元宵节、二十四节气元素,将元宵的团团圆圆、立春的生机勃勃、小满的谷物初盈等景象呈现在风筝之上。 ·陆海燕·

元宵民俗进车站

旅途年味暖人心

2月11日上午,南通火车站一楼候车大厅内热闹非凡。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欢乐中国年”活动,崇川区幸福街道秦西社区、花桥社区联合南通火车站、南通站派出所共同举办“黏黏的幸福—元宵民俗文化进车站”为主题的网络中国节活动,通过猜灯谜、品汤圆、制灯笼等传统民俗体验,旅客、留学生们齐聚火车站,为旅客送上节日温暖,传递文明实践的关怀力量。

现场悬挂的彩色灯笼吸引旅客驻足参与,谜题内容涵盖民俗知识、汉字文化等,既有挑战性又富趣味性。旅客们或凝神思考,或与同伴热烈讨论,答对者领取到福字贴、精美书签等小奖品,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JACK表示:“我是第一次体验元宵猜灯谜,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还感受到了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

志愿者们早早备好热腾腾的汤圆,分发给候车的旅客。一碗碗象征团圆的芝麻馅、花生馅汤圆,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让他们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家的味道。一位带着孩子的张女士感慨:“正好出门没来得及吃早饭,没想到车站还吃到了五彩的汤圆,心里暖暖的!”手工灯笼制作吸引了众多旅客参与,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用卡纸、胶水和流苏材料制作出各种造型的灯笼,稚嫩的脸上满是成就感。一盏盏灯笼点亮后,车站大厅宛如繁星点点,为旅途增添了一抹童趣与温馨。活动尾声,参与者纷纷举着灯笼合影,记录下这份独特的元宵记忆。

为了让旅客群众能够安心出行,预防旅行途中遭遇电信诈骗,社区网格员与南通站派出所民警共同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为旅客群众送上防范电信诈骗的“秘笈”。网格员为旅客们贴心准备了热气腾腾的“防诈姜茶”,在驱赶寒气的同时,也时刻提醒旅客要防范电信诈骗,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民警现场宣传反诈知识的同时,网格员手把手教会老年旅客如何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利用有奖知识竞答的方式,让旅客轻松掌握防范电信诈骗的常识,切实提高了旅客预防电信诈骗的能力。 ·冯滔 吕雷雷·

2025-02-1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9066.html 1 3 “沉浸式”学习 感受科技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