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心系师生办实事,不忘初心暖人心——

以巡促改 推动教育领域深度治理

以巡促改 推动教育领域深度治理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十三届市委第十轮巡察对市教育局和11所普通高中、高职院校、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开展了全面深入的“政治体检”。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本轮巡察,市委巡察机构聚焦市委、市政府关于南通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的目标定位,围绕政治巡察“四个聚焦”监督重点和推进“素质教育高地、教育创新高地、教育供给高地、教育政策高地、教育生态高地、教育精神高地”六个“高地”建设要求,紧盯权力和责任,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对被巡察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以巡察实效推动教育领域深度治理。

广泛了解,有的放矢

巡察重在“察”,是体察民情、掌握基层动态、着力发现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等的有效手段。

直面“学校师生数量大、流动性高,如何广泛对接师生,精准了解其所需所盼”这一难题,市委第五巡察组对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巡察期间,创新使用“问卷星”搜集信息,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操作简便且匿名的形式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关于创新创业等内涵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宿舍设备设施老化严重”“建议学校阅览室扩大空间,增加书刊数量”等等,巡察组共回收了1万多份问卷,覆盖率达98%。此外,巡察组还分赴该校如皋、崇川两个校区召开师生座谈会,在深入了解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共同探讨解决路径。

“我们梳理汇总出共性问题100多个,全部原原本本交办学校,聚焦整改主体责任落实,不断压责任、传压力、促整改,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巡察组工作人员介绍。

迅速回应,立行立改

“对提出的问题本着能改则改、应改尽改、立行立改的要求,以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抓紧整改落实。”这是巡察组与学校负责人交流时反复强调的话。

对学生反映的“在企学习时间过长”问题,市委第六巡察组第一时间交办江苏省南通工贸技师学院。学院迅速行动,对学校定制技师班进行全覆盖调研,主动对接、实地走访了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与163名在企学习学生交流,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走访调研、个别谈话、受理信访举报的基础上,本轮巡察创新方式方法,统筹协调安排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专业力量参与巡察,深入查找学校食堂卫生、消防安全等重点环节的风险隐患,共发现食品安全问题60条、消防安全隐患83处,迅速督促学校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食堂快餐窗口提供一元菜、半份菜、免费汤、免费续饭等服务,修缮宿舍楼消防水泵房喷淋泵,重新施划消防登高场地线,学校增设勤工助学岗位,重新开启人行通道解决逆行隐患……一个个举措落地见效,一件件“急难愁盼”顺利解决,彻底打通连接师生、服务师生的“最后一米”,切实增强了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同向发力,同题共答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学生全年在校生活。但长期以来,学校医务室仅有两名校医。遇有学生夜间需要就医,学校往往只能安排生活老师负责带学生到学校附近医院就诊。夜间就医不便成为在校学生的烦心事。

市委第二巡察组进驻后,与学校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积极走访周边医院,协调提供医疗支撑。在巡察组推动、见证下,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和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签署了为期两年的医校合作共建协议。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从全院各科室调度派员,每天傍晚至次日清晨,安排一位专业医务人员到校值班,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

医务室实施24小时值班,不仅让患病师生能够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减少了学生管理安全风险,而且由专业的医务人员提供医疗保障,大大提升了就医体验,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本轮巡察,对于那些仅靠被巡察单位自身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巡察办、巡察组深入相关学校和市教育局及其下属单位开展联合调研,强化对共性问题深度分析,找准查实了一批影响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问题,形成3篇《巡察专报》上报市委、市政府,为推动系统治理奠定基础。

“教育是社会公众最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本轮巡察将巡察的政治性、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从人民群众意见大、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人民群众希望办、眼下能办的事情做起,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真正以过硬巡察成果造福于民、取信于民。”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范译 本报通讯员 杨盛斌

2025-02-19 以巡促改 推动教育领域深度治理 心系师生办实事,不忘初心暖人心——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9440.html 1 3 以巡促改 推动教育领域深度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