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卫华
新春过后,我市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全力抢抓“开门红”。市委书记吴新明日前深入中天科技集团、通富微电子股份公司等重点企业,走访慰问一线职工,调研复工复产、企业运行、营商环境等情况,听取企业诉求,共谋高质量发展之策。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既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项目建设推进会、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和“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为推动全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吹响了进军号,释放出干字当头、干出精彩的强烈信号,也为广大企业增添了发展信心和力量。应该认识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项目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发展,提升作风建设水平也是为了更高效地服务企业和服务发展。因此,我们抓经济工作的根本着力点就是要聚焦企业发展。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把企业这一基础夯实并得到健康发展,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才有可靠保证。各地各部门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离不开科技创新,而创新工作的发力点更应落在企业。应帮助、鼓励、引导广大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施“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更大力度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持续提升新兴产业贡献度;瞄准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更好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项目孵化,让更多未来产业破局起势。围绕做优做强企业,梯次培育领军、骨干、中小、初创企业,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力争三年内培育3个超三个亿产业集群、3家千亿级企业,推动更多产业和企业站上潮头,实现排浪式发展。抓紧落实我市最近新出台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10条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在推进高端制造业项目建设、智能制造和平台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以一流环境助力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广大企业所求所盼,近年来我市已先后出台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组合拳”。同时要看到,对照先进地区水平,对标企业期盼,营商环境仍有提升空间。营商环境是生产力,必须以止于至善、走在前列的追求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基于此,我市日前新出台2025年“万事好通”营商环境提升举措,旨在全力营造全链条服务、全方位保障、全要素支撑的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逐条落实到位,比如在推动精准惠企方面,建立诉求直报通道,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在推进企业办事便捷方面,实施在批建设工程验收告知承诺,推广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并联办等;在监管执法方面,推行“扫码入企”“不见面”执法等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以过硬作风服务企业发展。作风建设对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倡导并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持续开展万企大走访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时回应,拿出实招,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的前行之难和后顾之忧。以时不我待的工作作风,强化“干”的担当,提高“干”的本领,务求“干”的成效,助力企业复工满产、高质高效,加快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推动我市在“十四五”收官之年跑出加速度、展现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