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南通

市农业农村局赴如东实地调研

科技赋能,打造渔业全产业链集群

本报讯 (记者王颖)18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如东沿海渔业产业一线,前往鳗鱼养殖车间、动保产品项目基地和紫菜养殖海域,实地调研南通现代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图景。

在南通鑫源水产品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养殖车间,温控系统、循环水系统正有序运作,1200万尾鳗鱼苗在循环水养殖池中穿梭游弋。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一期养殖项目已投产运作,现拥有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开展鳗鱼苗培育和成品鳗养殖,可实现年产商品鳗1200吨左右。”为打造全产业链,公司将引入烤鳗生产线,待成品烤鳗出口到日本等地后,预计可创汇4500万美元。

装袋、称重、组装……15公里外的外农区渔美康动保产品项目现场,智能化机械设备正忙碌地搬运虾饲料,生产过程井然有序。“目前工程建设主体完成80%,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万吨动保产品和2万吨开口料,预计年应税销售额3.5亿元、税收1750万元。”企业负责人介绍。渔美康动保产品项目是如东县重点引进的渔业产业项目,主要针对南美白对虾产业开展动保产品及饲料的研发、生产。目前,项目主要建设粉剂处理车间、液态配方车间、微生物发酵车间等3个动保车间,1个对虾饵料生产车间,配备6条行业内先进的现代化对虾饵料生产线,1个国际标准的对虾水质病害检测中心。公司正在谋划南美白对虾加工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和消费场景,提升渔业产业的竞争力。

当调研船驶入如东海域的条斑紫菜插杆养殖试验区,千余亩紫菜网帘随潮水起伏,蔚为壮观。“我们的紫菜养殖也在不断朝着更远更深的海域发展,在如东刘埠海域开展条斑紫菜插杆养殖面积约1200亩。”南通宏顺水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外,公司还建有烤海苔、调味海苔、夹心海苔等多条生产线,年生产成品海苔35000箱,产品种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军表示,将立足南通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特色养殖产业集约化、融合化发展,聚焦种业创新、数字赋能、三产融合三大方向,通过设施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通过强链、延链、补链打造渔业全产业链集群,让传统海洋渔业焕发新时代魅力,让“蓝色粮仓”释放更大经济效能。

2025-02-20 市农业农村局赴如东实地调研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9596.html 1 3 科技赋能,打造渔业全产业链集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