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蓝海新材料(通州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贵合走进通州湾示范区团结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开展“人大代表进家站点”接待群众活动。在活动中,他倾听基层声音,积极为园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蓝海新材料项目作为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化与江苏省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承载着牢记嘱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政治使命,担负着中国石油炼化业务转型升级、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精、特”产品巨人的重要责任使命。作为企业的“掌舵人”,李贵合带领团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蓝海速度”——总投资500亿元的中国石油蓝海新材料项目在通州湾示范区快速落地并开工建设,奋力打造中国石油项目建设的标杆。在履职过程中,李贵合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布局一系列先进工艺技术,着力推动企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始终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员工意见,将“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成功应用于蓝海新材料项目,打造出可复制推广的企业管理模板;近距离联系人民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强调将承担起国之央企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为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贡献力量。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贵合深知自己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发展,更承载着推动整个石化行业进步的重任。基于多年行业经验,李贵合深刻认识到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对实现我国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战略意义。为此,他精心准备了两份建议案:《关于支持化工新材料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建议》和《关于完善新材料中试基地培育支持性政策的建议》。
“化工新材料产业是国家经济体系的关键支撑,在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既是国家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也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李贵合针对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中试基地面临的仪器装备投入大、供需对接不畅、运行效率低等难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作为蓝海新材料“掌门人”,李贵合高度评价南通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他表示,南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强劲的创新动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在即将召开的2025年全国两会上,李贵合将带着基层的呼声和行业的期待,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同时积极宣传推介南通和通州湾示范区,为地区产业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吴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