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从市产业母基金精准“播种”到“南通好投”全周期“管养”——

闭环服务构建战新产业“南通生态”

当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内卫星批量组装测试的机械臂高速运转,当通富微电先进制程封装产线以每12秒一枚的速度下线产品,当青昀新材全球首条万吨级闪蒸纺丝生产线打破国外市场垄断——南通战略性新兴产业“逆袭战”激战正酣。

在江苏省委主要领导调研南通次日,记者随即走访银河航天、通富微电、青昀新材三家企业,探寻战新企业与产业资本相互吸引、携手共进背后所蕴含的创新密码。

基金投资

构建产业生态的“战略引擎”

17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省委主要领导调研参观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智能产线时,给予参与此次座谈会的董事长徐鸣高度评价,称之为“我们的骄傲”。来自高层的褒奖,不仅凸显银河航天的非凡价值,更是让投资、招引该企业的南通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管理人——南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投管)投资团队备受鼓舞。

2020年,南通投管凝心聚力,以南通开发区智能制造基金为载体,领投并带动中金资本、经纬资本等社会资本共同投资银河航天共计10.4亿元,推动银河航天卫星智能超级工厂在南通开发区落地,填补南通商业航天产业空白。“当时全国商业航天公司刚刚起步,南通敢下注需要胆识。”南通投管副总经理周时立回忆,“但我们看到低轨卫星组网正成为大国博弈新高地。”

4年来,银河航天快速成长为我国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如今,这座智慧工厂的产线可以满足年产100到150颗中型卫星的研制能力,研制周期缩短80%,推动卫星从“台式机”向“笔记本”进化,让批量“造星”成为可能。

南通投管相关负责人认为:“敢投银河航天早期项目、敢押卫星互联网技术路线,这些成功经验,为社会资本提供了‘风向标’。”

作为产业升级的“先行军”,2016年成立规模50亿元的南通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十年磨一剑,以政策与资本双向穿透,精准投资国家战新产业领域。

“南通封测产能占全国17%,但5年前材料设备几乎依赖进口。”通富微电董事长石磊坦言。在市产业母基金的密切关注下,以全周期投资壮大企业竞争力,并贯穿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始终。

自2018年以来,市产业母基金先后向通富微电投资超10亿元,南通国资联合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出资20亿元,成功解决其国内市场拓展难题,助力高端封装项目顺利开展。2022年,南通半导体联合体的成立整合25家本地企业,实现年供应链成本降低15%。

如今,通富微电在高端封测领域成绩斐然,市值从200亿元增长到500亿元,全球排名从第五提升至第四,国内排名从第三上升到第二。

市产业投资母基金成立至今,已累计招引、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91个,返投金额84.64亿元,为母基金实缴出资的2.27倍。成功培育出30余家南通本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潜在独角兽”数量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二。

基金运维

市场化运作的“资本推手”

作为市产业母基金的管理人,20年来,南通投管以南通国资创投第一主力军的担当,在全国国资创投行业树立了“投得早、投得准、叫得响”的口碑。

“我们第一次接触银河航天是在2020年7月16日,当时,我们团队虽然对航天产业不太了解,但凭直觉,认为可以深入接触。”周时立回忆道,从初次接触起,投资团队不顾疫情影响,启动了高强度的尽职调查。在南通、上海、北京、西安等地频繁奔波,短短三天内往返多个城市,对银河航天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高铁成为我们的工作室”。最终,凭借专业且高效的工作,团队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尽职调查报告。2020年9月,双方正式签约投资。凭借专业判断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南通投管将其他城市的竞争对手抛在了身后。

作为银河航天B1轮领投方,南通投管的介入引发行业“连锁反应”,直接带动民营航天企业及市场化基金关注南通。“领投银河航天后,已有超过20家民营航天企业跟进考察南通。”周时立透露。投资团队在投资过程中的专业谈判能力和对项目价值的精准判断,也让同行刮目相看。

“我们投了三次,每次都能精准地解决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南通投管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在通富微电攻坚先进制程封装技术时,百亿项目计划落户市北高新。南通投管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快速决策,联合社会资本完成行业年度最大单笔27亿元的定增,市产业母基金和自投基金就达3.8亿元。“国资入场释放强烈信号。”石磊透露,“10家配套企业因这份信任落户,产业链自主化率提升到89%。”

定向增发助力通富微电巩固全球第四大封装厂地位,并加深了与AMD等国际巨头绑定,合作规模扩大30%,带动本地半导体产值年增长25%。

2022年11月,惠生清洁能源正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南通投管投资团队果断决策,投资1亿元。“国资基金进场后,撬动了一系列良性循环反应。”企业副总经理沈建荣认为,国资就像一枚“定海神针”,成功引起其他大型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兴趣和投资意向,一个多方参与和支持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活水”。

南通投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授权决策机制,给予投资团队适当自主权,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按市场化方式决策项目。这种授权机制,让投资团队能够迅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提升投资效率。同时,其在市场化运作中的平衡风险和收益,也满足国资监管的要求。

此外,南通投管投资团队中,理工科、专业投资背景及硕士学历人员占比超80%,确保投资决策专业化。搭建覆盖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的专家顾问库,累计为投资项目提供赋能服务超百次,有效规避技术路线风险。

“徐鸣董事长愿意和我们合作,不仅因为我们能把握行业发展潜力,理解他们的核心诉求,更得益于公司高效的投资决策效率。在项目招引过程中,我们对企业家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攻心’策略和跟踪服务体系,这至关重要。”该负责人表示。

南通好投

服务赋能的“隐形桥梁”

当城市竞争进入“服务制胜”时代,“南通好投”将产业服务推向颗粒度更细的赛道,成为资本赋能企业的“隐形桥梁”。

青昀新材尚处上海技术验证期时,南通投管便协同开发区组建“一对一”服务专班,织密覆盖土地、人才、政策的服务网格。“选址上海周边五城考察时,专班提供的《长三角材料产业链热力地图》打动我们。”董事长陈博摊开这份72页的分析报告称,“这比税收优惠更有含金量。”仅用3个月,专班就解决了产线用地、环评审批及人才公寓配套等问题,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1个月。

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招商对土地、税收优惠的依赖,将城市吸引力转向“好通、好投、好生态”。也让企业深刻感受到,“投产时产业链就在旁边,扩张时资金池等在身后”。

市财政局基金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南通好投”的服务最大亮点在于全周期陪伴和全量级覆盖。

青昀新材在初创期,“基金跟跑”解决量产资金缺口;银河航天在成长期,对接地方资源助其拓宽卫星互联网商用场景;通富微电在扩张期,通过定增扩产叠加产业联合体订单反哺,实现全周期陪伴。

在全量级覆盖方面,市产业母基金既招引百亿级龙头,也用“专精特新培育池”孵化中小型科创企业,形成“大象起舞、蚂蚁雄兵”的战新产业梯队。

历经三年擦拭,“南通好投”已形成产业集群的“磁场效应”:通富微电联合体吸引越亚半导体、上海御渡、至晟微落子,因其加入后可共享先进封装检测重点实验室,单家企业年节省研发成本超500万元。青昀新材投产后,其上游树脂供应商奥升德、下游无纺布企业纷纷在南通设仓,形成“一小时供应链圈”。

“南通的特殊之处在于,国资创投既不是简单的‘投行化’,也不是单纯的‘行政化’,而是通过三级架构形成‘资本—产业—服务’的闭环。”南通投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在规避盲目投资风险的同时,真正实现了以国资力量激活市场效能,为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报记者 蒋晓东 张水兰

2025-02-25 从市产业母基金精准“播种”到“南通好投”全周期“管养”——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0226.html 1 3 闭环服务构建战新产业“南通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