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以创新引领文旅产业“全年红”

□王孝誉

2024年,我市文旅市场活力满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02.8亿元、接待游客7487.4万人次,分别增长13.5%、15.1%。今年春节假期,我市文旅市场又喜迎“开门红”,全市共接待游客744.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6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5.7%。在旅游市场整体火热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把南通文旅“开门红”延伸为“全年红”,还需不断创新供给,积极探寻文旅融合新的增长点,为我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挖江海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IP。南通依江傍海,独特的江海文化是其文旅融合的灵魂所在。张謇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与精神财富。张謇故里集张謇故居、文物陈列、遗存实业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可进一步挖掘张謇的创业故事、教育理念、慈善思想等,将其转化为戏剧、影视、文创产品等多元形式。开发以张謇为原型的动漫形象,制作成系列动画片,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张謇企业家精神,同时推出相关的文具、玩具等文创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南通的蓝印花布、板鹞风筝等非遗同样是打造特色IP的富矿。建立蓝印花布文化产业园,游客不仅能欣赏精美的蓝印花布作品,还能参与印染制作过程,亲手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将蓝印花布元素融入服装设计、家居用品等,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生机,形成具有南通特色的文化消费品牌。

推动文旅业态创新,丰富旅游体验。濠河景区是发展夜间文旅的绝佳载体。打造“夜游濠河”项目,在游船上设置沉浸式演艺,通过灯光秀、实景表演等形式,讲述南通的历史故事与民俗风情。沿岸的历史建筑可进行亮化改造,开放夜间博物馆、非遗夜市等,游客在游览中既能欣赏到濠河的美丽夜景,又能深入了解南通文化。融合科技元素,在南通博物苑等文化场馆利用 VR 技术让游客“穿越”到古代,身临其境感受文物所处的历史场景,增强展览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开发南通文旅主题的手机游戏,将南通的景点、历史文化融入游戏关卡,吸引年轻游客群体,通过线上互动提升南通文旅的知名度。

强化文旅营销,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邀请旅游博主、网红达人到南通拍摄文旅短视频、图文攻略。举办“发现南通之美”短视频大赛,鼓励游客分享自己在南通的旅游经历,通过话题热度提升南通文旅的曝光度。定期举办南通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团体参与,设置开幕式演出、文旅展览、民俗表演等系列活动。通过文旅节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南通,提升南通文旅的品牌影响力。

加强区域合作,拓展文旅市场。南通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与周边城市的文旅合作潜力巨大。与上海建立文旅协同发展机制,借助上海的国际影响力与客源优势,开展“沪通联动游”。将南通的张謇故里、狼山景区等与上海的东方明珠、外滩等景点串联成旅游线路,吸引上海及国际游客。与苏州、无锡等城市共同打造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带,整合古镇、园林、非遗等资源,推出跨区域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客源互送、资源共享。

2025-02-25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0245.html 1 3 以创新引领文旅产业“全年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