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从面临发展窘境到风生水起

老牌新材料公司向“新”发力抢赛道

多条聚氨酯功能膜生产线正加足马力持续运转,角落里堆放的成品膜正在等待最后的质检,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走进位于启东高新区的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就是这样一派繁忙的景象。

通易航天是启东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但在刚从上海搬到启东来时,企业也曾面临着发展“阵痛”。坚定走科技创新之路,通易航天不断加强自主研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多项独家工艺,开发出多种创新型产品,在航空和汽车市场展现出强大发展动力。

技改转向,布局产业链

NL2193、NL2165D、PCM粉料……在通易航天展厅内,摆放着不少用透明玻璃罐展示的成品粒子,这些粒子就是制作各种不同薄膜的原材料,也是通易航天投资布局的化工原料粒子和纳米新材料。“不同产品对膜的性能需求各不相同,有的需要外观通透,有的需要耐高温,有的对撕裂和拉伸强度要求高。”南通通易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欣戎告诉记者。

通易航天成立于2008年,彼时企业刚从上海搬迁至启东,主攻的仍是橡胶产品。因技术人员流失、产品单一,正面临着发展的窘境。面对老旧设备和陈旧观念,张欣戎意识到,企业亟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他深入用户市场开展调研,在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后,张欣戎作出了大胆决策,“传统橡胶材料已经不符合未来市场发展需求,必须升级。”他了解到国外生产的航空膜产品采用的是可降解的TPU材料,环保且用途广泛。

2015年,通易航天成立了以研发为主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自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TPU材料的综合研制、测试和改性,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工作。2019年至2024年,又相继投资成立了江苏图研和江苏易米新材料公司,及尼伦化学和相控科技等上游原料公司等。通易航天完成了从原材料到膜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从石化高分子原料精细化生产出TPU粒子,粒子流延复合成原膜,然后通过各种涂布和修复涂层工艺的加工,直至完成航空用的防护膜和汽车用的车衣膜等系列产品,找到了一条自主可控、符合创新型硬核科技的战略发展之路。指着厂区内一条略显陈旧的生产线,张欣戎感慨地说:“当年我们就是从这条生产线开始了自主创新之路,用了几年时间的摸索,调整配方上百次,最终攻克了技术难题,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驱动,打造独家产品

2月11日,通易航天“一种用于航空供氧面罩的清洗烘干装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通易航天及子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共155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这些年来,通易航天在新材料研发、高端制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在细分领域内研发出诸多高科技产品。航空供氧面罩产品被广泛使用在各类机型飞行员和跳伞人员中,通易航天是该产品的行业隐形冠军;航空防潮胶带和防腐减震胶带已拿到国内PMA适航认证,完全可替代现有国外产品;GVTO、PCM稀土纳米隔热材料已与TPU、PVB、PC板以及PMMA板等许多材料相结合实现隔热率超过90%,突破产业化生产“瓶颈”。

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通易航天非常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有想法有干劲的青年研发团队,公司会全力调配资源支持他们俯身去做真正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过去几年公司在研发层面一直保持高投入,连续三年超过销售收入的10%。如今不管是在航天或是新材料领域,通易航天都展现出了超强实力,主持并参与修订包括航空供氧面罩、聚氨酯防护膜等产品规范的国家行业标准,参与起草汽车漆面保护膜施工技术规范,并于2023年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期下属公司上海自图和江苏图研也相继获评上海市和江苏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抢抓风口,发力民用赛道

几年前,通易航天的产品只有氧气面罩和油箱两大类,2021年,公司把目光转向民用产品——车衣膜。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车衣膜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车衣膜主要原材料是TPU(热塑性聚氨酯),这是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这一材料制成的聚氨酯功能膜产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可降解等优异性能,应用在汽车领域被称为“隐形车衣”,使汽车漆面与空气隔绝,达到防剐蹭、抗腐蚀、防氧化等效果。

最初通易航天生产车衣主要依赖进口原料,产品质量不稳定还受制于人,于是,企业再次开始自主研发,“从原料生产,到研发技术配方,再到下游加工,打通全链条生产,将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通过几年的摸索,通易航天已成为国内少数打通产业链生产车衣保护膜厂商之一。原料和基材制备、流延成型、静置熟化、涂布处理,每一道工序都在厂区内自主实现。为确保产品质量,每一卷车衣膜生产后都要进行拉伸、撕裂以及耐黄变等方面的检测,并对产品进行留样以确保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回溯。

除了隐形车衣,通易航天还攻克了铸造级PVC改色膜技术,现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研发了“稀土纳米天窗冰甲”这一新产品,这是一种相控型高隔热聚氨酯功能膜,可对汽车天窗、侧挡进行保护,并可达到隔热率95%、透光率30%,降低信号屏蔽至5%以下。

目前,通易航天共有6条车衣膜生产线,2024年生产了约数十万辆车、几百万米的车衣,与小米生态链公司、途虎连锁等企业达成合作。张欣戎告诉记者,今年,通易航天很多产品通过前期研发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今年将开启多赛道增长格局。

本报记者 袁晓婕 本报通讯员 严亚楠

2025-03-02 从面临发展窘境到风生水起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0753.html 1 3 老牌新材料公司向“新”发力抢赛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