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崇川在线

连日来,崇川大地活跃着一群群志愿者的身影——

处处“志愿红” 满城文明风

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来临。连日来,崇川大地活跃着一群群志愿服务的身影,他们为居民群众送去贴心服务,展现着福地崇川的温度。

3月3日,虹桥街道跃龙社区悦和网格党群服务站内,几位老人围坐在长椅上,脚边搁着泡着草药的木盆,氤氲热气中,党员志愿者王保林半蹲着为80岁的朱连生修剪趾甲。“保林比亲儿子还仔细!”老人感动地说。

“我这手艺可是‘科班出身’!”王保林笑着展示泛黄的扬州修脚师证书。三年前,他发现社区许多老人因腿脚不便、节俭观念强,常年受脚疾困扰。曾在扬州系统学习修脚技艺的他,在社区党委支持下成立“匠心修脚铺”,每周雷打不动为老人义务服务。

这次,“匠心修脚铺”为居民特别准备了泡脚配方,志愿者们将艾草、生姜、红花熬制的药汤倒入木桶,这是王保林特意请教老中医调配的“暖足方”。“刘爷爷有糖尿病,水温要控制好”“陈奶奶脚踝有旧伤,泡脚时间缩短10分钟”……王保林手边的“特殊需求登记本”,写满了温情备注。

3月2日上午,在南通博物苑南门,来自南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医学专业国际学生志愿者开展了“濠河畔上‘洋雷锋’ 志愿服务无国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由新城桥街道启秀社区联合南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旨在充分发挥医学留学生的专业优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志愿服务实践。

活动当天,来自印度、牙买加等国家的10余名国际学生志愿者,为外卖小哥、保洁员、居民、商户等群体开展义诊便民服务,并向过往游客宣传垃圾分类、文明旅游等文明礼仪。

南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洋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目前,南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有来自64个国家的近千名留学生,其中常年参与“洋雷锋”志愿服务队活动的国际学生有100余人,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却同样秉承“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生信条,活跃在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展示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2月28日上午,城东街道新桥北村社区开展春“锋”行动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配钥匙、磨刀等服务。当天下午,文峰街道果园村社区工会、妇联、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天玺物业党支部在学士府小区广场开展“雷锋精神‘邻’距离 社区服务‘心’相伴”志愿活动,现场提供医疗保健、测量血压、视力保健、科普宣传、工会法律法规宣传、义务理发等10多项便民服务。同日,学田街道发动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力量,在辖区和畅路街坊举办“红网格・学雷锋”在职党员为民服务活动,内容涵盖政务咨询、健康义诊、普法咨询、工会政策宣讲、全民阅读推广、垃圾分类宣传、退伍军人志愿服务、就业便民等20余个方面……

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崇川区持续深化“莫文隋”精神内涵,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精心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实施“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多而实”的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注册志愿服务组织318个,注册志愿者209443人,活跃志愿者数150511人,活跃率71.86%。先后涌现出江海志愿者发起人徐尔铸、修车老人胡汉生、磨刀老人吴锦泉、知心奶奶群体等一批先进典型,成为彰显主城温度的亮丽名片。

·马达 贺露兰·

2025-03-05 连日来,崇川大地活跃着一群群志愿者的身影——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1081.html 1 3 处处“志愿红” 满城文明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