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钰燕 记者彭军君)春潮涌动之际,国家重点交通工程海太长江隧道建设迎来关键节点——“江海号”盾构机始发掘进工作启动在即。记者近日前往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施工现场,地面上的大型设备和工人已陆续撤离。江北段基坑总长945米,由工作井、后续段、明挖段三部分组成。当前,土建施工已全部结束。
沿着施工便道深入地下30米,温度骤升的作业面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驱车从海太长江隧道入口处驶入地下,然后步行,从盾构机尾部进入它的体内,经过4节台车,抵达盾构机的最前端。工作人员正在各个部位进行系统调试。145米长的“江海号”盾构机像一条钢铁巨龙正在沉睡,即将苏醒。
作为世界级工程,海太长江隧道集多项“之最”于一身,具有“长、大、高、深、险”等特点。盾构隧道超长,全长1.1185万米,盾构段9315米;隧道直径超大,盾构外径16米,开挖断面超过16.5米;(下转A3版)
(上接A1版)超高水压,最大水压达到0.75MPa;深厚覆土,江中段隧道最大覆土为38米;复杂地层条件下,长距离、大直径、高水压掘进施工风险控制要求高。针对这些特点,项目组联合60所高校,从设计到施工,共开展57项专题研究,量身定制盾构机。“根据不同土层成分,我们对使用的刀具进行针对性加强,刀盘配备具备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和合金大、硬度高、覆盖广、耐磨强的切削刀具,刀具边缘镶嵌金刚石,显著提升使用寿命和耐磨强度;直径8.6米的主轴承在国产盾构机上也是首次使用;双液浆技术从第三代升级到第四代。”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总工程师游少强介绍。
当前,盾构机组装已调试完成70%。“目前,还剩下管片拼装机系统、DDCI自动安装系统、应急供电系统等调试,以及整机联调联试。”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经理孟德锋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