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没有‘杭州六小龙’?”早春时节,从各地两会到全国两会,人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提问。面对DeepSeek一鸣惊人,人形机器人火爆春晚……一句“为什么我们没有?”暗含着对标先进的迫切心情,也折射出急于开花结果的创新焦虑。明星企业、新兴产业自带流量属性,备受瞩目很正常。但我们要清醒:追逐流量是舆论的秉性,不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参考依据。在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既需要追逐前沿的勇气,也要有审时度势的定力。元宇宙概念刚刚兴起时,个别中等城市一时之间就建了多个元宇宙产业园,如今成为“数字鬼城”的不在少数,发人深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各地如果一股脑去追同一个风口、抢同一条赛道、拼同一个技能,这样各自为战的小视野、小格局必然带来“内卷式”竞争。只有找准自身位置,以“全局”视角定位“一地”,才能以“一地”的贡献服务“全局”。去虚火,不是排斥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而是在合理分工和科学布局的基础上,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和旧在此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破立有序的整体规划。“杭州六小龙”异军突起,从表象上来看,是站上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的新风口;但内里,则是杭州市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坚定的战略选择。宇树科技等企业都曾遭遇“狂风骤雨”,是杭州相关部门不为一时一地的得失所动,选择了始终如一的支持。“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坚持做“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的“小透明”,这才是各地应该学习的核心启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国故事,不是只有一个剧本。当每个城市都能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展现自己的魅力,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更具韧性的中国经济。
——人民网《去一去“追星式创新”的虚火》
一严到底,让施暴者感受到痛。起诉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犯罪6.03万人,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4.9万件5.8万人,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驾车冲撞行人的樊维秋、校园持刀行凶的徐加金……今年的两高报告彰显大力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鲜明导向,传递了对重大恶性犯罪绝不手软的态度。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对于恶意杀人、拐卖妇女儿童、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案件,必须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让施暴者感受到痛。还要协同做好信息发布、警示教育等工作,让“不轨者”胆怯退缩,让安全感补缺充实,切实震慑犯罪、安定人心。依法严惩涉缅北等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制定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工作意见……今年两高报告传递出打击电诈的更大决心和力度,这将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铲除电诈“毒瘤”,要筑牢法治屏障,创新治理手段,凝聚各方合力,彻底斩断罪恶链条,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狠抓电话卡源头治理、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深化国际执法合作、用心做实反诈宣传。优化营商“软环境”,让企业感受到温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法治之力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最大程度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让更多企业敢闯敢干敢投。实打实消除“痛点”,让经营主体感受司法的力度与温度。两高报告坚决纠治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小过重罚、小额滥罚等问题,这既是对法律的捍卫,也能更好保护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聚焦两高报告,新华社三连评》
最近,靳东、雷军等不少代表委员就“AI换脸拟声”发声,听听大家怎么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很多喜爱我的影视剧的一些观众,还因(AI换脸视频)被骗得很惨,这个性质很恶劣,希望能够建立更好的一个规则。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AI技术发展以后,AI换脸、AI拟声,在网上已经成了重灾区,我本人也是主要受害者,所以呼吁尽快立法,重点整治。AI换脸拟声被滥用,受害者绝不仅仅是靳东、雷军这些名人,还有一些人身边的亲人朋友。有人用“AI换脸”软件冒充名人,骗老年人直播打赏;有人将他人照片合成淫秽影像,用到色情行业;有人用AI制造假新闻进行传播……可以说,只要获取照片和声音等个人信息,就没有AI冒充不了的人。科技的进步,本应更好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绝不能任由“AI换脸”想换谁就换谁。推进相关领域立法是一个方向,平台也应负起审查责任。
——新华网《“AI换脸”不能想换谁就换谁》
在杭州,一家名为“拣枝而栖”的青年旅舍悄然间成了无数年轻求职者的“第一站”。这家青旅发起“撑伞计划公益行动”,以每天48个免费床位为切口,为刚毕业的年轻人提供过渡期的落脚点,自2024年10月推出以来已帮助数千名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当下,就业竞争激烈、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常常感到迷茫与压力。“撑伞计划”用一张床位、一晚安眠,为他们的心灵注入力量。它实实在在地缓解了年轻人的物质压力,构建起一个充满互助与希望的临时社区,折射出一座城市对年轻人的包容与期待。“拣枝而栖”的创始人西蒙坦言,撑伞计划的推出,是受到了政府“青荷驿站”的启发,他意识到住宿行业也能成为传递善意的载体。这种“政府引导,民间响应”的模式,彰显了城市治理中社会力量的活力。在这个青旅,从一把共享吉他到雨天的一杯糖水,这些暖心细节编织成“陌生人社会”中难得的情感网络,让年轻人在异乡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慰藉。对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拣枝而栖”不只是一个临时住所,更像是一所社会化大学。住客们来自不同行业,电商从业者、剧场演员、创业者在此发生思想碰撞。这种基于平等交流的成长路径,比传统职业培训更具渗透力。因为在这里,大家都怀揣着一颗真诚的心,“帮助别人,就像帮助曾经的自己”,这种质朴的信念在住客之间传递。当代年轻人常被贴上“社恐”“原子化”标签,但“撑伞计划”证明,他们对联结和拥抱的渴望从未消失。当住客们围坐玩狼人杀、在钢琴旁即兴弹唱时,孤独感悄然化解。青旅的开放式大堂、共享娱乐设施和活动组织,主动创造社交契机,让年轻人从虚拟世界回归现实互动,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从“青荷驿站”到“拣枝而栖”,从官方行动到民间响应,杭州编就的这张公益生态之网,让人看到了更强大、更坚韧的社会支持系统。
——钱江晚报《48张免费床位是城市给青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