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南通

蚕桑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海安举办

百名蚕农集中“充电”

本报讯 (记者王颖 通讯员王莹)“过去遇到蚕异常死亡的情况总是束手无策,现在掌握了病害症状判断、农药中毒预防等方法后,再也不用担心了!”6日,在市农业农村局与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蚕桑专题)培训班上,来自海安市墩头镇的蚕业家庭农场主李中华听完专家授课后表示。

为提升蚕桑产业风险防控能力,推动传统蚕桑向现代化转型,3月6日至7日,2025年南通市高素质农民培育蚕桑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海安举办,围绕桑园管理、蚕病防控、适度规模经营和饲料养蚕新模式展开系统学习,共同探寻乡村振兴背景下蚕桑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海安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探索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以工厂化饲料养蚕及饲料蚕小蚕共育联农带农为突破,引领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培训采用“课堂授课+现场观摩”的方式进行。培训班上,省蚕种所周卫阳研究员用大量的数据分析蚕桑发展趋势,用蚕桑适度规模经营基本模型进行多种模式效益比较分析;苏州大学贡成良教授则讲授家蚕主要病害特征以及发生规律,着重传授避免或减少无人机飞防引起蚕农药中毒的措施;海安蚕桑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军从桑园水肥管理、生态套种等实操技术入手,为学员夯实了蚕桑生产基本功。

在鑫缘集团人工饲料养蚕工厂的观摩现场,全自动饲喂线和物联网监测系统令学员们耳目一新。

市园艺蚕桑指导站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加强与植保、林业部门横向联系,掌握林业植物、农业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时期和农药使用等信息,引导龙头企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2025-03-13 蚕桑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海安举办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1710.html 1 3 百名蚕农集中“充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