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吴丹丹 记者李波)“老赵现在都能清楚地叫出我们的名字了!”正在康复中的赵老先生的家人兴奋地和查房的医生们说道。日前,通大附院神经外科成功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75岁赵先生完成了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此次手术是南通地区的首次尝试,也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了治疗曙光。
赵先生近7年来记忆力持续衰退、反应迟缓,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这两年病情加重,赵先生不仅忘记家人的名字,还常在外迷失方向。家人多方咨询,在得知通大附院神经外科计划开展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沿手术时,全家人欣喜不已。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严耀华接诊后,迅速组织了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对赵先生的病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赵先生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特点符合手术指征,决定为其实施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
手术历时6小时,过程中专家们凭借精湛技术和密切协作,成功将赵先生颈深处的淋巴与静脉进行了吻合。术后,赵先生认知功能有所改善,能够重新认识并简单和家人交流,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据严耀华介绍,该手术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新尝试,其原理在于通过手术改善大脑的“排污系统”,减少脑内代谢废物的积累,从而缓解症状。尽管该手术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不少成功案例,表明它能够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严耀华表示,虽然手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此类手术。术前,患者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术后的综合治疗也至关重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以巩固手术成果。同时。手术的远期疗效还在随访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