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看南通

​引入技工学校、深挖数据资产、引进产业项目,崇川园发集团多措并举——

​盘活“沉睡”资源 激活发展潜能

21日,位于崇川经济开发区的科信技工学校(崇川校区)内,教室宽敞明亮,操场宽阔平坦,实训车间里机器声轰鸣。这处占地2.2万平方米的教育载体,前身为观音山职工生活区的闲置资产。自2021年项目调整后,该片区曾经历三年空置期,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沉睡资产”。

“我们集团有220万平方米的园区,引进企业后存在用工难题。希望能够引进两所学校,缓解周边企业的用工难。”崇川园发集团崇川科技园运营四部经理何卫东介绍,集团通过“改造+新建”的模式,引进科信技工学校,利用园内空置的2000㎡土地,为学校建设操场提供场地,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同时也解决了园区生产型企业用工难题。去年9月,首批学生入学后,学校又扩大规模,新增租赁面积1万㎡。截至目前,租赁面积已达2.2万㎡,沉寂三年之久的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从施工到装修,我们积极协调学校办证、食堂办证等方面的事宜,全力做好线上宣传、线下对接、数据库的搭建工作,夯实园区的基础服务。”何卫东说。

闲置用地成功转型也为园发集团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入驻后,实现资源资产盘活合同收益近2000万元。同时,学校每年可为崇川区提供专业技术类人才200名左右,为园区项目招引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才保障。此外,园发集团还积极改善盘活路径,与蓝领技工合作办学,实现资产去化2.7万㎡,资产收益近3000万元。

“在园发集团的助力下,我们与观音山街道洽谈合作,与崇川区的一些企业形成互动。去年底,已有一批学生进入中远川崎工作。”南通科信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晓飞说。

园发集团可运营资产主要为产业类园区,总面积达169.96万㎡,工业类资产占比八成。如何将“沉睡”的公共数据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园发集团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在距离科信学校几公里外的崇信广场,园发集团下属子公司南通科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挖可利用数据资产,以停车场运营数据先行先试,通过技术赋能和会计入表的机制创新,将数据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可融资的资产,成功入表金额320万元,评估价值1020万元,有效实现无形资产激活。

据了解,园发集团数据资产入表工作于2024年底启动,为崇川区首家启动数据资产入表服务的单位。“数据资产入表有助于拓宽集团的资产范围,增大资产规模,压降城建类资产占比,通过数据资产运营或出售带来经营性收入和利润,助力集团产业化转型。”南通科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少生说。

丰富的载体资源是园发集团的一大资源禀赋,也是盘活存量工作的“重头戏”。为此,园发集团制定了“一资一策”方案,完善项目招引的个性化定制服务,重点引进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项目,并与中关村、苏交科等优质平台进行资源互补。同时,积极推进上海太敬、通明集团等重点项目的引入工作。

“紧扣企业需求,今年我们将不断完善通能工业园、迈普园区、市北科创金融中心等载体的配套设施,对滨湖新苑、滨湖南苑、古港科技园人才公寓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持续构建优质的生产+生活空间,提升载体功能,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响园发服务品牌。”园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卢铖卉

本报通讯员 严亚霜

2025-03-24 ​引入技工学校、深挖数据资产、引进产业项目,崇川园发集团多措并举——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2826.html 1 3 ​盘活“沉睡”资源 激活发展潜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