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千千
一个人、一部手机、一台无人机,就能完成整片农田的农药喷洒;种养结合、一三产融合,四季轮转收获,让家庭农场生意兴隆;在乡村田野上,支一顶帐篷,和亲密好友一起烧烤,享受美丽自然风光……一股新兴的农业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和潜力。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以科技助力、生态种养、农旅融合为笔,绘就出农业现代化新画卷,让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农场”成为撬动“大农业”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赋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南通,许多家庭农场纷纷拥抱科技,从“会种田”迈向“慧种田”,无人机、智能农机具成了标配。随着无人机技术高速发展,现在的农业无人机不仅能够用于喷洒施药,还能进行撒肥、撒种、撒饲料等多种工作,满足了农户多样化需求。此外,不少家庭农场还配备了测深施肥机、平整机、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挖沟机、烘干机等先进农机具,通过“机、艺、智”融合创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装备与技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可达100%,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
生态种养是南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亮点。农场通过农作物为家畜家禽养殖提供饲料,同时利用养殖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回归土地,形成闭环生产体系。这种种养结合、一产与三产相融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在南通遍地开花,以降低养殖密度、水质净化、果蔬间作为措施,不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还可以让产品品质得到提升,既满足消费者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农旅融合则是南通农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通过精心策划与设计,构建一系列集农耕研学、户外露营、鲜果采摘、空间阅读、茶文化品鉴、户外烧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生态农场,巧妙地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而且深度挖掘南通地区的农业资源与文化底蕴,以此吸引到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沉浸式感受丰富的休闲场景、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品尝当地特色农产品。这些农场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模式也极大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和农业品牌的推广,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多面开花的农场发展格局为南通农业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和动力,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提升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尝试和示范。我们应继续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品牌,以科技助力、生态种养、农旅融合为引领,描绘更加绚烂多彩的农业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