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彭军君)27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局正式发布“智慧研判、审批提速、主动体检、阳光执法、后评价护航”五维服务体系,覆盖项目“选址研判—审批落地—执法监管—长效管理”全生命周期,实现环保监管与服务效能双提升,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绿色动能。
智慧平台和审批改革双轮驱动。创新建立南通市分区管控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管控单元查询、项目准入研判及选址推荐等功能集成,企业可通过官网一键生成研判报告,助力项目科学选线选址、园区精准布局。同步推进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推行报告编制内容简化,同类型项目打捆审批、告知承诺制等创新举措。目前,全市18个省级以上园区享受政策红利,429个项目提前开工建设。
两证审批与总量保障有机衔接。全面实施建设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试点,企业跑一次即可完成两项审批,办理周期缩短约30天。优化排污权交易机制,企业通过挂牌交易、电子竞价等方式盘活闲置排污权。探索建立统一污染物排放清单,实现“一套数据,服务多方”,减轻企业多头填报负担。
“邀约式”体检打造环保服务金招牌。创新实施“企业提出邀约申请——双方约定服务时间——部门开展体检”服务模式,2024年至今已服务全市581家企业。今年在“邀约式”体检服务基础上,开展整改闭环,对未兑现承诺企业依法依规处理。
数字监管赋能阳光执法新实践。对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开展先行先试,制定涉企行政检查计划、集成监管事项清单,试行“扫码入企”59次,实现行政检查全过程留痕。
环评后评价改革护航健康发展。针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偏差,开通环评后评价通道,帮助企业解决超总量排放等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