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昨天召开的南通开放再出发暨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投身开放新征程,扎实推进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作出更大贡献。全市上下要全面落实会议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启新程,鼓足干劲再出发,全面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四十年来,南通坚持走江海联动开发、内外开放并举的道路,开放理念越来越新,开放能级越来越高,开放载体越来越强,开放领域越来越宽,开放机制越来越活。一份份骄人的成绩单,见证了全市砥砺奋进、跨江向海的历程,描绘出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壮美画卷。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郑重宣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论述,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今年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这些都为我们以开发园区为重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上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全力推动高水平开放再出发。
开发园区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我市开放型经济取得丰硕成果,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大力建设开发园区,开发园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新征程上,各开发园区要紧盯标杆、比学赶超,在经济发展上挑大梁,在加快推动产创融合上当主力,在改革开放激发活力上蹚新路,在提升城市品质上见实效,切实提升开发园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现实需要。开放也是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制度型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万事好通”营商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打造“市场说了算”“稳定可预期”“来了不想走”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擦亮“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合力开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