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我市构建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

杜绝随意执法 减少入企频次

本报讯 (记者彭军君)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南通已构建了以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为主,无人机、走航车等科技巡查装备为辅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大幅减少入企检查频次。2024年,全市共开展非现场执法4417次,通过非现场监管手段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07个,占总立案数比例为66%,最大程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营造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

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葛文华介绍,南通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加强全市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提升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效能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通过引入自动监测监控、无人机等设备,实现了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由人员普及型向数字智能型转变,大幅减少入企检查频次。

“为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夯实非现场监管执法数据基础,我们大力推进自动监测监控‘五全建设’,即自动监测设备全检定(或校准)、设施全验收、异常全标记、质控全流程、数据全联网,率先实现自动监测数据在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中直接应用的突破,既降低行政成本,又减少对企业的干扰。”葛文华表示,截至目前,全市1020家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及排污许可证要求自动监测的单位均已完成“五全”建设。

同时,南通在全省率先推行生态环境执法任务工单制管理,除突发环境应急事故、上级交办的紧急任务等特殊情况外,执法任务以电子工单形式提前派发,杜绝对企业的随意执法。此外,通过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试行“扫码入企”,使用平台匹配功能,优化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联合执法,有效减少重复检查和不合理的多头多频次执法,充分保障企业权益。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频次同比下降约40%。

2025-03-30 我市构建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3429.html 1 3 杜绝随意执法 减少入企频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