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看南通

120余名种植大户走进田间课堂——

探寻西瓜甜瓜产业“甜蜜密码”

“这哪里是种菜,分明是建了座蔬菜工厂!”4月2日上午,当跨入海门区常乐镇A+智能温室工厂占地1.8万平方米的车间时,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厂房内回荡。看到顶棚能根据光照自动开合、水肥浓度随生长期智能调节时,来自如东的西瓜种植大户陈建军忍不住感慨。

这是由沿江农科所、市园艺蚕桑指导站、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合作社学院联合主办,市农学会、市农业经济学会承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暨冬春农民大培训现场观摩环节的生动一幕。4月1日至2日,来自全市的120余名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在专家授课与田间课堂的交织中,探寻西瓜、甜瓜产业的“甜蜜密码”。

作为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2024年,全市西瓜、甜瓜种植面积19.38万亩,产量56.33万吨,产值14.46亿元。

设施西瓜如何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轻简栽培”?甜瓜新品种怎样在简约化管理中保持糖度稳定?薄皮甜瓜的“吊蔓密植法”能提升多少亩产?培训首日,专家课堂座无虚席。

现场,启东市的瓜农李香梅感慨:“以前种瓜全凭经验,现在才知道,从品种到管理,每个环节都有科技门道!”

带着课堂上的“技术锦囊”,次日,学员们走进田间地头。

在南通优势种苗繁育中心,玻璃温室里整齐排列的黄瓜穴盘苗绿意盎然,数万株新苗在自动喷淋系统下舒展新叶,如此充满“科技范儿”的作业场景令来自如皋的种植大户陈杰眼前一亮:“难怪沿江农科所办这么一场培训,这种标准化操作确实该学!”

作为长三角地区优质“菜园子”,海门西瓜、甜瓜久负盛名。在海门区农科所的标准化育苗大棚,“海蜜10号”瓜苗郁郁葱葱。

“第二茬瓜坐果期要控水,温度得稳定在28℃左右……”一场春雨过后,海门区圣堂头家庭农场占地200亩的西瓜大棚里,美都西瓜深绿的藤蔓趴地舒展,拇指大小的幼瓜在叶片下若隐若现。农场负责人向围在身边的十多名学员讲解。

海门区常乐镇的A+智能温室工厂更是让传统农人见识了“未来农业”的模样:在占地1.8万平方米的巨型玻璃建筑内,立体栽培架上的黄瓜舒展叶片,水肥系统依据传感器数据精准滴灌。“30天就速成叶菜,亩产是露地种植的8倍!”负责人李智军介绍道。

“未来,我们要强化科技引领,持续攻关西甜瓜抗逆性、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建立‘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让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真正落地田间,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沿江农科所所长王顺祥说。 本报记者 王颖

2025-04-06 120余名种植大户走进田间课堂——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4133.html 1 3 探寻西瓜甜瓜产业“甜蜜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