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嘉仁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与王娇蕊初见,王娇蕊将肥皂沫子溅到振保手背上,“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上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法国哲学家萨特《存在与虚无》中讨论黏滞的感觉,“它黏着我,它吸着我,它贴着我,它存在的方式既不是固定的宁静惰性,也不是像尽力逃离我的水的存在方式那样的活动性:这是吸附的柔软、流涎,女人气的能动性,它不易察觉地留在我的手指上,我觉得眩晕,它吸引我就像悬崖深处能吸引我一样。”
人貌似千差万别,但最深层感觉却是人类共同经验。文字因其抽象,传达的情与意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愿望是能表达得更准确些,类似“填坑”,极力将缺口修补得更接近自然。文字作为载体在有不同经验的人中激发的并非相似体验,误解时有发生。优秀作者能沉入人类最细密感官深处,垂钓微妙幽深,用精准的语词、运用象征等手段,将感觉附着在另一种更日常的生理体验上,使神经再粗糙的人也能体验到来自灵魂深处的渴望与战栗。
如今饭店追求效率,料理包、预制菜,即便有厨师愿意精心烹饪,座位上的人却不耐烦等。说文字平民化,不如说它又走向了小众。需耐得住寂寞,又得了点闲,不惑于声光色,方能细细品咂来自最敏感、最敏锐的灵魂为人类淘洗出来的金子。
我读到两段相似文字不止惊喜,还仿佛隔着千山万水寻到了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