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生活周刊

地生姜

地生姜形状似生姜,也有人称其为外国芋艿。因产地来自北美,所以又管它叫洋姜或鬼子姜。地生姜生命力极强,只要有土壤,它就会生长。

我对于地生姜可谓是情有独钟。48年前,在上海工作的父亲撒手人寰,体弱多病的母亲毅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带着我们在海门艰难度日。记得小学一年级时的初冬,因为没鞋,我赤脚回到家里,又冷又饿,突然闻到一股馥郁的香味。我嗅着鼻子来到灶屋,意外发现灶边有两碗热气腾腾、形状像芋头片的菜肴,香气扑鼻。母亲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说这是从外婆家挖来的地生姜,夹了一块薄片送进我嘴里。那东西口感嫩嫩脆脆,微苦中夹有一丝甜,在舌尖弥漫开来,太好吃了!我边嘟囔着,边将一碗撒着葱花的炒地生姜来了个风卷残云。那以后,贤惠的母亲在沟边隙地种了地生姜。

每年的春天,一株株紧挨在一起的地生姜苗破土而出。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春雨的滋润,地生姜秆“噌噌”地往上蹿。到了夏天,亭亭玉立的青秆顶上开出了一朵朵金黄的花朵,散发出的一缕缕淡淡馨香在我闻来,足以跟那些雍容华贵的名花媲美。当一朵朵黄花渐渐消失时,便迎来了地生姜收获的季节。那一块块色泽暗红、疙里疙瘩的地生姜被我们装进竹篮拎回家去。洗净后的地生姜被母亲变着戏法似的用各种方式做给我们吃;吃不掉的,腌成咸姜,成为冬天没有蔬菜时最佳的下饭菜。

地生姜有个特点,只要种下一株,来年就是一片;哪怕头年挖得再干净,地里留下的茎干,来年也会春风吹又生,长得层层叠叠、伸向远方。那时我们那边几乎家家种地生姜,靠着它,农家人成功度过饥荒、度过青黄不接。

地生姜还是一味中药,味甘、凉,入肝经,有疏肝清热、明目益睛之功,适用于眼目干涩、目赤肿痛等。从中提取的菊芋低聚果糖被誉为是21世纪的人体卫士。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和物质水平的提高,现在农家餐桌上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在农村也看不到昔日金花怒放、随风摇曳成片的地生姜了。两年前在一次和朋友聚餐时,我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稀罕物——一盆腌制过的地生姜片,让我迫不及待尝鲜解馋。那个香、那个脆,弥漫在唇齿间,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妻子听说后,特意从娘家挖来几株地生姜秧苗,栽种在老宅的小桥边。去年初冬,收获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地生姜足足两大桶。吃不了的除送人外,妻子还腌制了一小缸。她在装满姜的坛子里倒上一瓶高度白酒和一瓶鲜酱油后,封紧坛口。过上一月开坛时,奇香四溢。

地生姜是大自然的一种馈赠。它将丰硕的果实奉献给了人类,自己只留下些许茎干,经过风霜雪雨的搏击后,等和煦的春风吹拂时,它们又将破土而出,再次绽放生命之花。

2022-11-29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18410.html 1 3 地生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