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花样繁多 品质消费渐成主流
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商业综合体发现,到处红红火火。刮卡抽奖、会员双倍积分、打折买赠满减、红包雨……商家推出的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开启“买买买”模式,有些商场的停车场甚至一位难寻。
“辛苦了一年,买点东西孝敬长辈、犒劳自己。很多东西有活动,也挺划算的。”市民何女士来到万象城给孩子买新衣服,给父母采购了一些年货和保健品,又给自己挑选了一条项链,大包小包装满了汽车后座。万象城相关负责人周丽娜告诉记者,万象城联合场内300余家品牌打造“开年庆”巅峰盛惠活动,近期客流量明显上涨,上周末零售额已达到同期145%的水平,消费回暖势头明显。
红火喜庆的“福”字年画、品种丰富的小吃零食、新鲜美味的蔬菜水果……琳琅满目的年货市集纷纷入驻各大商超。在盒马鲜生、大润发、文峰千家惠等店内,品种丰富、包装精美的年菜、年货礼盒,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选购。多家超市的负责人介绍,近期店内整体客流已恢复到往年春节前的水平,很多消费者选择用硬货开启新的一年,黑虎虾、波士顿龙虾、澳洲肥牛等营养丰富的生鲜产品占据销售榜前列,时令爆款草莓、车厘子、耙耙柑等水果销量稳步增长,还有许多绿色食品、保健品也成为市民走亲访友的首选。
各大商圈、旅游景点融合传统文化和潮流创新元素,组织举办了花样繁多的兔年主题活动,既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提升了南通品质消费的辐射带动力。
美食飘香年味十足 餐饮市场强势复苏
近一周来,我市不少饭店客流量迅速恢复,年夜饭预订火爆,各类预制菜销售火热,南通餐饮人端出了热气腾腾的春节“美食盛宴”。
“我们所有包厢已经全部订满了,除夕夜、初一、初二等各时段的客人都有。”南通大饭店副总经理杨方苓介绍,此前因为疫情不少年会、婚宴取消,部分员工也因身体原因回家休息,饭店因此停摆了一周,损失不小。“近期员工陆续上岗,来预定春节期间宴请的顾客也增多,生意恢复了约七成。”她说,饭店正在积极联系供应商抓紧时间加量备货,对食材采购、环境卫生、服务水平等加强管理,为市民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餐饮业的强势复苏,让饭店等来了久违的客流。从元旦恢复营业至今,城市时尚酒店的上座率已达到80%,20个包厢的年夜饭全部被预订了。“和往年不同,今年我们的年夜饭以本地特色菜为主,很受欢迎。”酒店负责人王丽介绍,还有许多顾客选择定制年夜饭送到家,饭店提供烧制、打包、送货上门等一条龙服务。
市民季先生早在一周前就已经订好了年夜饭套餐。“家里有老人小孩,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在家过年,但我和爱人工作挺忙也没时间忙活年夜饭,刚好看到有这种熟菜、半成品菜组合的年夜饭套餐就定了。”他说,礼盒里有6个冷菜、6个热菜,包含红烧排骨、南通头菜、烩鱼肚、八宝饭等硬菜,价格适中、省时省力。
“餐饮市场的回暖,对餐饮行业的品质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市餐饮商会会长胡忠说道。在他看来,顾客都希望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更高品质的食物、服务和环境,这对餐饮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餐饮人要以高品质的食材、高质量的服务,让通城百姓过上一个温馨、祥和、幸福、快乐的春节。”胡忠号召会员单位用心服务消费者。
花卉绿植销售火爆 锦上添花喜迎新春
随着春节临近,我市花卉市场也迎来一波销售热潮。
郁金香、大花蕙兰、北美冬青、长寿花、银柳、蝴蝶兰、富贵竹、仙客来、发财树……在位于市区工农北路的飞鹤花木大世界,一盆盆寓意吉祥的年宵花卉和盆栽绿植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供市民挑选。连日来,这里生意红火,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淡季的时候下午5点关门,最近一段时间至少要到晚上7点左右才能忙完回家。”绿意园艺老板杨玉峰告诉记者,眼下鸿运当头、杜鹃花、蝴蝶兰,都成了年前店里的销售爆款。
齐阿姨素喜养花,年前买花迎春自然少不了。“蝴蝶兰花形似蝶,过年买一盆放在家里,看了心情愉悦。”买一盆还不够,齐阿姨又精心挑选了一盆,打算送给闺蜜作为新年礼物。
春节前买年宵花赠送亲友,也成了不少市民的必备之选。“长寿花不仅寓意好而且花期长,养护起来也很简单。”市民秦先生特意驱车来到飞鹤花木大世界,挑选了几盆长寿花,想趁着过年送给家里的长辈们作为新春贺礼。“每年春节前我会买两棵发财树放在公司里,寓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生意人沈老板直奔发财树而来,为的就是在新的一年有个好彩头。
花卉市场热闹非凡,花店生意也红红火火。“天气好心情也好,这就出发送年宵花。”在市区经营花店的张老板一大早就到店里忙活,上午9点多,他把年宵花装进汽车,准备给顾客送花上门。张老板透露,店里的销售冠军当属大辣椒蝴蝶兰,大大的花朵、喜庆的颜色,获得了很多客人的喜爱。
“买一盆花回家过年,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每逢春节,市民陆小姐都喜欢买花回家,今年她选择的年宵花是北美冬青,搭配了一些寸寸金,红黄相间、年味十足。“绿色植物能治愈疲倦,我喜欢养盆栽,马上过年了就再买点盆栽回家,家里看着更为舒服。”市民钟女士在线上订购了一些澳梅,用这份新年的仪式感,满怀希望、奔赴未来。
本报记者朱蓓宁 刘璐 严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