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记忆

十甲街的兴衰

◎林炳堂

在海门包场镇,流传着“先十甲后包场”的说法。

从包场镇向东四五里,有一条南北向的水泥路,路旁竖立着一块“十甲街路”的路牌。沿路牌向北至通吕运河一里多路,两旁是村居和农田,却看不到一点街市的影子。唯一能证明这里曾繁华一时的,仅剩这块路牌了。

宋代至和年间,海门县令沈起发起修堤70里,从余西起至吕四东南廖角嘴。从此以后,这里往北海边就陆续有新滩出水,并逐渐形成南北内陆500多米的狭窄地带,形似牛角状,后人称之为“牛角梢”。牛角梢靠东处有一高墩,称之为“十甲墩”。“甲”最早是盐业管理的基础单位,后来演变为户籍编制单位。一甲为若干户不等。十甲是由头甲由东往西编制而来。“墩”最初为潮墩,是沿海渔民用于逃生避难的高土墩。据传,有安徽歙县江姓名叫仲联、仲盟的兄弟俩“一担挑”,移民来此,选定高处,挑土筑墩,搭棚建舍,定居下来。他们落户地点就在十甲墩附近。随后,外地诸姓移民于此,筑堤开垦,以农为本,兼捕鱼狩猎为生。随着盐业的发展,清咸丰年间,有朱、江等姓在十甲墩处开设了几爿杂物店,生意甚佳,以后又有外地人来此开店设铺,生意日益兴隆,逐渐形成了街市,从此十甲墩就变成了十甲街。后来,再由地方豪绅选在十甲西四五里处运盐河北侧,建造市房,开店设铺,形成包场镇。

据当地老者介绍,清末民初时的十甲街很是繁荣。南北向的街道均用石块铺设。街北首老运盐河流经向东,运河上架设一条木桥,称之“十甲高桥”。数十爿店铺分设街道两旁,有南北杂货、日用百货、饭店茶馆,生意十分兴隆。街道兴旺得益于街北沿海的盐灶。一些商人从盐区购得食盐,前往南沙义兴镇等地贩卖。而十甲是盐区通往南沙诸镇最为便捷的通道,南沙商人穿过十甲街,越过北高桥,往北就是盐区了。

新中国成立初,十甲街仍设有粮站、供销社、诊所、药店、收花部、豆腐店、日杂店等。南来北往的人比较多,一派闹忙景象。1958年开挖了通吕运河,南北交通中断,街上的许多店铺并入包场,十甲街就慢慢衰落了。

十甲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着这里的人们。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昆虫学家朱弘复于1910年出生于十甲街北首。他对昆虫幼虫的研究卓有成果,著有《动物分类学理论基础》等著作22种,曾任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为控制棉虫危害、提高我国棉花产量作出重要贡献。

十甲还是一个红色之乡。1945年春的一天下午,日本鬼子十多人从包场向六甲方向出发。我团结乡、互助乡获得情报后,组织民兵埋伏在十甲高桥周边和老运河两岸。当鬼子进入伏击圈后,被打得昏头转向,慌忙躲到岸北,又遭埋伏在那里的民兵的射击。鬼子乱作一团,仓皇逃回据点。

如今十甲街虽然消失了,但当年的繁荣情景仍留在人们记忆中。

2023-03-29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30353.html 1 3 十甲街的兴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