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市第三人民院感染一科医护人员近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日前,71岁的蔡奶奶终于好转出院了。出院后,蔡奶奶和家人怀着感激之情特意来到该院发热待查门诊,当面感谢汪美华主任医护团队。
老人感染鹦鹉热反复发烧
前不久,蔡奶奶反复间断发热一月余,未予以足够重视,后因反复高热3天经急诊收住在市三院感染一科病房。蔡奶奶入院时,精神萎靡,体温高达40℃,呼吸急促,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入院后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炎症。鉴于患者外院曾经使用过多种抗生素效果不佳,考虑患者肺炎非常见病原体所致。
“我们需要找出导致肺炎的原因,开展精准治疗。”市三院感染科主任汪美华一刻不松懈地带领医护团队“抽丝剥茧”,对蔡奶奶的病情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入院第二天进行纤支镜肺泡灌洗送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终于在老人入院后第三天锁定了致病“元凶”——鹦鹉热衣原体。病因明确后,汪美华主任及时为蔡奶奶实施了精准抗感染治疗。
蔡奶奶告诉医生,自己曾在1个月前,去花鸟市场买了两只鹦鹉,可没过几天,两只鹦鹉相继出现腹泻后死亡,蔡奶奶将其处理后,没多久就出现高热伴头晕、乏力等症状。经感染一科医护团队的精准治疗与悉心护理,蔡奶奶很快度过险关,近日顺利出院。
鹦鹉热有哪些临床症状
汪美华介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感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简称“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经肺吸入后,首先入血在肝脾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再由血行播散至全身器官,临床可表现为肺、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或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潜伏期为3天至数周不等,主要引起高热、寒战、头疼、肌肉酸痛、乏力、咳嗽、腹泻等,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不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不一。
需要提醒的是,新冠和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鹦鹉热是由衣原体导致的。临床表现有时候比较相似,三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新冠和禽流感更容易传播,目前没有特别有效抗病毒药物。好在鹦鹉热的传染性并没有那么强,而衣原体是有特效杀病原体药物的。
如何治疗和预防鹦鹉热
“一般发生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没有特殊表现,诊断困难;可以通过流行病学史、血液、痰液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汪美华表示,治疗鹦鹉热,可选用四环素、大环内酯、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多西环素为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使用多西环素48小时后即可退热,喹诺酮类药物是重症肺炎常用药物或联合用药。鹦鹉热预后总体较好,有文献报道如果得到恰当治疗,病死率只有1%,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病死率可以升至10%~20%。
汪美华提醒:大多数鸟类感染鹦鹉热是没有症状的,也有一些会出现精神差、厌食、羽毛竖起或凌乱、眼和鼻分泌物多、腹泻等症状,部分鸟类可快速死亡。所以,市民见到这样的禽类应尽快处理,目前没有预防鹦鹉热的疫苗,所以只能从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入手。由于鹦鹉热主要通过鸟类传播,所以避免接触鸟类是主要的预防方式。在接触鸟类的时候,严格戴口罩、勤洗手,不使用鸟类制品,不接触鸟类的羽毛等制品,做好鸟舍的消毒等。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有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本报通讯员缪幼函
本报记者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