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海晚报》的一名读者和通讯员。从1993年报纸问世之日起,我就喜欢上它,读报、写稿成了一种习惯。
《江海晚报》最吸引我的是,内容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接地气。创刊头两年,我还在南通市农业局的工作岗位上,尽管事情很多、工作很忙,但看报是少不了的。除了关心时政新闻外,还关心和我从事的工作有关的内容。从那时起,我就通过《江海晚报》介绍农业种子知识、反映种子工作动态、传播种子工作经验,通过学用结合,提高了读报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1994年年底,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主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继续发挥余热。先在所在社区参加一些公益活动,2001年加入南通江海志愿者队伍,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开始了志愿服务之路。当时,虹桥志愿者分站站长沙桂英让我担任拍照和宣传报道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我天天要从报纸上看宣传报道内容、学习写作技巧等。记得我刚加入志愿者队伍时,正是文明城市创建阶段,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几乎天天随志愿者队伍到街巷、农贸市场等地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和好的做法,及时通过晚报等新闻媒体进行报道。有时,我一天就在报纸刊登几篇稿子。数月的艰苦作战,不但提高了我采访报道的积极性,更增强了我写稿的自信心,为以后的采访报道打下良好基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终于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通讯员,社区干部群众称我为“陈记者”。由于报社领导和编辑关怀,我加入了优秀通讯员行列,多次被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每次参加表彰会,都能聆听报社领导和专家的关怀和指导,鼓励大家加倍努力,继续前行,做一名合格的通讯员。
大约在20年前,南通市人事局争取到财政部门的支持,给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每人赠送一份《南通日报》或《江海晚报》,我也是受益者。实施几年后,由于经费紧张被中断。我自告奋勇积极向人事局反映情况,要求继续实施,弄得他们很为难。终于,在一次市财政局在南通电台上线时,我打进了热线电话,引起重视,后经时任财政局局长的施建忠协调,重新恢复赠送。专家们看到送来的《江海晚报》非常高兴,这体现了有关部门对专家的关怀。
前些年,由江海晚报社主办的“潮起新市北魅力港闸行”大型新闻报道活动,我和我的孙子也有幸两次参加,不仅宣传了港闸,也扩大了我的眼界。领到的小马甲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偶尔拿出来穿一穿,感到特别有意义。
我的行动也影响带动了家人。老伴是一名人民教师,积劳成疾,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不能外出唱歌跳舞、旅游,但她对《江海晚报》情有独钟,每天报纸一到,就坐在桌旁看个不停,常常因此忘记吃药。
《江海晚报》陪伴我走过30年历程,如今,我已是90岁的人,左眼因白内障失明,右眼仅剩0.2的视力,但我每天仍戴着300度老花镜、手握放大镜,吃力地看报,因为它已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应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