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伍出身的我,偏偏喜欢舞文弄墨,并有幸被南通市作协吸收为会员。《江海晚报》众多栏目,我最喜欢的是“文化周刊”。 “文化周刊”算是一个大块头,整个版面只发一篇文章。我不仅喜欢读这些文章,还喜欢写文章。
2018年,我在追溯南通包氏血脉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南通灯彩竟然起源于我们包家——明崇祯七年工部主事、迁通八世祖包壮行(字穉修,号石圃),以意裁蛇蜕为灯,花鸟树石,随手而成,极其工巧,人谓“包灯”,风靡扬州、泰州直至山东等地。为此,我专程采访了民博园“包灯”第四代传人何林祥,写成3000余字的《探秘通如“包灯”的前世今生》一文在“文化周刊”发表。不少“老南通”知道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失传,非常欣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同事李志坚透露他收藏了3200多只水烟台,并号称“南通无出其右者”。于是,我就“近水楼台先得月”,立即参观了他那些琳琅满目的水烟台,还做了一个详细的专访,写成《烟台百态意趣浓》一文。文章在2019年6月19日《江海晚报》“文化周刊”发表后,到李府参观者络绎不绝。一位港商甚至愿意出高价收购,但是被李志坚断然拒绝。周围邻居和不少市民翘指称赞。
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可不,有一次与亲家小聚,酒酣菜热之际。亲家母乘兴说,她外公曾是通州石港的一位抗日英雄,名叫吴瑞清,“当官”一生,没有给子女带来一点好处。我当即觉得“很有意思”,就通过多方采访,迅速写成《水乡烽火剑戟红》一文。文章在2022年9月21日“文化周刊”发表后,亲家母将电子档发给她家所有亲戚,还当作好教材念给我孙子听呢。
如今,我对《江海晚报》“文化周刊”怀有特殊感情,也从吴莹老师帮我编辑的稿子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每到周三,我“众里寻他千百度”,首先看的就是《江海晚报》“文化周刊”。
包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