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东坡书院

◎黄正平

去年刚建成的儋阳楼,坐落在海拔308米的马鞍岭上。站在九层57米的双子楼上放眼远望,近端是错落有致的儋州市区,远处是巨轮正发的巍峨洋浦港,儋洋一体尽收眼底,展现出美好远景。蓦然,“始信东坡眼目长”的诗句萦绕在了我的脑际。东坡!我要先去看看苏东坡先生。

急急下山。五十分钟后,驱车来到了位于儋州古城中和镇的东坡书院。迈进东坡书院大门,载酒堂映入眼帘。《汉书·扬雄传》有“载酒问字”典故,学堂以此得名。伫立在由清代儋州举人张绩书写的匾额前,遥想东坡先生当年就在这茅草屋里治学传学,劝导乡亲们读书兴文的情形。

庙堂八州,江湖三州。依靠苦读,东坡学而优则仕,官至二品尚书,大江南北都留下他治州理事的行行足迹。儋州地阔人稀,头戴笠脚着屐,东坡劝导周边黎民百姓勤劳持家。从此,儋州这块穷苦不堪的边地,在苏东坡引领下,文风彰显、衣食少忧。家家耕读,风劲岛上。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或许,只有卸下一切官职和所有铠甲,才能彻底融入百姓日常,不再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苏东坡整个人生中遭遇十年大不幸,却成为东坡民众之大幸。劝学、劝和、劝耕、劝医……三年时间,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传到落后、封闭的遥远边疆。

东坡及儿子不幸,然而,儋州幸、海南幸!贬官文化欲说还休。

东坡书院,经历次修缮,元明清建筑样式齐全。每一幢建筑,都诉说着崇敬杰出人才、崇尚耕读传家的生动故事。屋宇上下左右,随处可见诗句楹联,串起各朝名人咏叹先贤的段段时光。徜徉在400亩东坡景区,夕阳下我把放飞的思绪渐渐收了回来。落魄的东坡,没有如落日沉没,而是把一腔心血洒在了中和这片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千年古城墙无言,见证的却是久远而真实的历史。中和这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因为拥有东坡而光耀在中华大地。

一代文忠、文明开儋,成就了南海奇迹。还是弟弟苏辙特别了解自己的哥哥,给出“始信东坡眼目长”的续句。南荒从此不荒,学子士子辈出,接续着中华文脉。东坡有诗云: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矣。尊师重教风一直吹,吹到当代,当代“东坡粉”们纷至沓来。时至今日,只要哪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或读硕士博士,还会搭上高高的彩门以示庆贺。文脉畅流,流传至今。只是彩门的材料,过去用的是椰子树的枝叶,现在已是粗木条、细钢条,且越搭越高大,越搭越漂亮,儋州一中、儋州二中、思源高级中学等名校的莘莘学子也越飞越高。

儋州始有东坡,文风盛起。苏先生头笠足屐的全身铜像在晚霞里熠熠生辉。

“高山常景慕,合献仰苏池”。苏公祠内也有楹联:“道德文章千秋颂,才华气节百世尊。”时间的长河,不经意间却在滚滚向前。书院,就是讲述读书人故事的地方。一家书院,一座名人纪念馆,一个历史前进的加油站。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想到的比看到的更多更多。

2023-07-1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42006.html 1 3 东坡书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