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泽麟
笔者拙作《十面埋伏钩沉》见报后,得到了多名友人的点评和建议,总的认为:对主角项羽写得不够全面深入,虞姬笔墨不多。说得也是,再续前文。
我曾被他身骑乌骓马在战场上冲杀旋起的历史风云、霸王别姬展示的凄美画卷所震惊感奋!三十一岁的他战死沙场,让我们有所感悟:人应该关注的是生命的宽度,而不是生命的长度。我依稀感觉到,生命的宽度有时是需要牺牲长度来实现的。两千多年来,我们还记得那位姓项、名籍、字羽的英雄,就是他那一瞬间的选择,铸就了一种生命的真正意义上的永恒!
公元前232年,项羽出生于下相梧桐巷(今属江苏宿迁市)。笔者去过宿迁市宿城区梧桐巷的项王故里。那里主要纪念设施有英风阁、项王故居纪念堂、虞姬纪念室、乌骓马亭及霸王鼎等。英风阁前草坪上植有槐(怀)树和橡(项)树,取其谐音,有怀念项羽之意。东面碑廊上满刻着戚庆隆手书近万字的《项羽本纪》,西面碑廊上是古今凭吊项羽的诗文。
英风阁内花岗石雕项羽塑像按剑而坐,金刚怒目,英气逼人,我们似见西楚霸王当年雄风。书刻在英风阁大门上的是一副楹联:威震江东,历一代兴亡,自有光辉标史册;歌传垓下,定千秋功罪,莫将成败论英雄。室内有林散之题字“英雄盖世”。陈大羽书法“本纪一篇垂史册 莫以成败论英雄”。
在虞姬纪念室听解说有声有色:项羽少年时曾路过沭阳县颜集乡虞家沟,在池塘边遇见一群姑娘采菱角,其中一女孩不慎跌入水中,被他救上岸来。不久,虞姬随哥哥赶庙会,见到一个似曾相识、力大无比的少年举起了庙前的千斤铜鼎,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虞姬悄悄地涌起爱慕之情。事后一打听,才知那位举鼎人名叫项羽,家住在约百里外的下相县梧桐巷。虞姬兄也是习武者,他登门拜访过项羽后,又邀其到家中做客。这时虞姬才知道项羽原来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相见倾心,日后他们便成了恩爱夫妻。
公元前209年,项羽与叔叔项梁一起投入了秦末大起义中。他二十六岁创造了破釜沉舟的战争神话,以四万兵力击败了三十万强大的秦军,为秦帝国的灭亡敲响了最后的丧钟。第二年,项羽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鸿门宴,一次刀光剑影的饭局,项羽却未杀刘邦,留下了隐患。鸿沟议和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
记不得是哪位文人说过:“集莎士比亚所有悲剧的总和,也比不上中国的一部《霸王别姬》。”项羽以其特殊的战斗履历与人格魅力,而受到历史的尊重,人们把他和胜利的英雄一视同仁,因而他受到大史家司马迁破格提拔,被用本纪的帝王档次写进了《史记》。而虞姬同样流芳百世,余音绕梁。人们不会忘记,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声中,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虞姬洒泪相和:“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生随项羽转战南北的虞姬,为解项羽后顾之忧,使之下定突围的决心,伏剑而死。后人对虞姬的坚贞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笔者多次去过安徽和县乌江霸王祠。说是乌江其实是长江的一段,因江畔泥土发黑,故称乌江。霸王祠就在乌江边上的凤凰山上。后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当时就有“衣冠冢”。唐初建祠,上元三年书法家李冰阳篆额:“西楚霸王灵祠”。历代屡经修葺与扩建,有正殿、青龙宫、行宫、水灵宫等共九十九间半。殿内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并有石狮、旱船、钟鼎匾碑等文物。唐宋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等均有题诗。后屡遭兵燹,大部分建筑物被毁。清同治七年重塑霸王像,高悬“拔山盖世”匾额,并有楹联:“山襟水带 虎啸龙吟”。“文革”中,墓地、塑像被毁,仅存几间残破厢房。20世纪80年代重建享殿,塑立仿青铜霸王像,高达近三米。上悬书法家田原手迹“叱咤风云”横匾,大门木柱上有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书写的对联:犹听叱咤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 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与此联并列的还有赵朴初书写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皇,一时气盖人间世;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门匾“霸王祠”三字为张爱萍将军所题。殿内刻有杜牧的《乌江亭》和王安石的《题乌江项王庙》等诗篇。
话说当年项羽败走乌江,《史记》记载:“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而不是想自杀于此。而且乌江亭长讲:“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从渡。”不仅有路可走,还有船渡。这时项羽想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无颜见江东父老,使之转身迎战。此时他也不会自杀,而是想血战到死!未料,看到老部下汉将司马吕马童。如果吕马童当时大喝一声:项羽你哪里逃!赶快缴枪不杀!并纵马挥刀杀将过来,这时死的就是吕司马了。偏偏吕马童按兵不动,并告旁边将领王翳曰:“此项王也。”这一声尊称“项王”,让项羽思绪万千,我怎么成了孤家寡人了呢?不知是否能想到不是天之亡我,而是自己过于独裁,独断专行,不能容人,致使自己原部下的张良、韩信、吕马童等将领都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于是项羽自刎身亡,抛首吕马童。
战争也许不决定胜负成败、谁对谁错,但胜败之因还是必须总结的。在洛阳南宫的一次宴会上,刘邦与王陵有一段关于用人之道的精彩对话:“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韩信在项羽处做过郎中,他后来投奔刘邦时陈述项羽不能霸天下的道理:“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李清照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个“不肯”,真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无论项羽是什么原因致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