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
2023年春,南通紫琅湖畔,著名作家卢新华与家乡记者品茗畅叙。这位当年以一篇《伤痕》开创中国“伤痕文学”先河的江海之子,亲历数十年中西方文化的激荡与融合,已经成为一位睿智沉稳而不失率真的学者。
如今的读者难以想象,当年一篇不足万字的小说,如何能引发“全中国的读者泪流成河”的奇观?
1978年8月,《文汇报》破天荒地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全文刊登了短篇小说《伤痕》,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历史的时空。
《伤痕》的作者,就是时年24岁的卢新华。当他还坐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教室里听课时,他的名字已经被载入了文学史。
《伤痕》之后的卢新华,步入文坛却不走寻常路,他辞去公职、下海经商,远渡重洋、负笈海外,成为一位游走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行者。
近年来,当卢新华提出的读好“有字”“无字”“心灵”三本大书的“三本书主义”出现在浙江省高考作文题中,人们开始重新品读卢新华。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后,卢新华又推出了以此为大背景的新作《米勒》,被评论家认为是其个人创作的又一个高峰。
华年亦沧桑
1954年1月,卢新华出生于如皋高明镇卢庄村。小学四年级时,随着在部队任职的父亲到了山东长岛。
1968年初中毕业,卢新华回到了家乡如皋“上山下乡”,在高明中学读了高中。1972年年底,18岁的卢新华光荣入伍,在山东曲阜度过了一段青春时光。作为连队的代理文书,他读了大量马恩列斯的著作和其他哲学书籍。卢新华的文学创作之路也在此时开启,他的诗作常在《曲阜文艺》上刊登。
1977年3月,卢新华退伍分配到南通柴油机厂。在这家位于大庆路上的老厂里,他虽只是一名油漆工,却梦想写一部哲学著作《四人帮批判》。
卢新华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大潮。这年冬天进行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他在赶考的千军万马中顺利跨过“独木桥”,成为1977级大学生中的一员。1978年2月底,卢新华成为一名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的新生。
含泪写《伤痕》
多年以后,卢新华依然记得,那是入学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四上午。作品分析课上,老师讲到鲁迅好友许寿裳先生评《祝福》的一段话:“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
卢新华受到极大的触动,他反复思考着要写一篇反映“文革”给中国人的思想、心灵、精神包括肉体都种下伤痕的小说。
创作《伤痕》时,卢新华感觉好像不是在写,而是在记录。及至完篇,擦一把泪,他觉得,这一刻即便自己死了,只要留下这部作品也值得。
这是卢新华创作的第一篇小说。不久,班上要出墙报,卢新华必须交一篇小说作业。周末,墙报贴出来后,引起了围观,不少女生边读边落泪。那段时间,众人面对着一篇墙报稿伤心流泪的场景,成了复旦校园的一道奇景。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全文刊登了小说《伤痕》,一时“上海纸贵”。《文汇报》将当天的报纸加印到180万份,仍不能满足广大读者需要。
著名表演艺术家、从南通走出的影坛巨星赵丹看了《伤痕》后,特别喜欢,约了卢新华详谈。在位于淮海中路新康花园的赵丹家中,赵丹说,他和上影厂领导谈过了,筹划成立《伤痕》电影摄制组,他自己任导演,他夫人黄宗英和卢新华一起负责编剧。
但没过多久,赵丹告诉卢新华,拍摄计划流产了,因为上面有领导不同意拍摄《伤痕》这种有否定“文革”嫌疑的作品。《伤痕》的发表,使卢新华一夜成名;“伤痕”一词,也很快成为反思“文革”的文学作品的代名词。
跨洋寻梦记
1982年,卢新华大学毕业。因为是党员、退伍军人,又有诸多闪光的“头衔”,他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一家央媒点名让他去做团委书记。但卢新华认为自己不适合从政,选择到上海《文汇报》文艺部做记者。到报社后,卢新华发现自己也无法适应新闻工作——每天都有赶不完的稿子,无法静下心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工作一年多后,他向报社请了创作假,当了一年的专业作家,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森林之梦》。这之前,卢新华还出版了中篇小说《魔》,并在《人民文学》等杂志发表过十几个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都不曾引起特别的反响,用媒体的话说,“可能都被《伤痕》的光芒掩盖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卢新华向报社辞了职,南下深圳办公司。中新社等多家媒体把他称为“中国文人下海第一人”。后因内部发生人事纷争,卢新华主动辞去了公司领导职务。
1986年9月19日,卢新华远涉重洋,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成为“西飘族”的一员。
身处海外,一切归零,他必须将过去的记忆抛开,从最普通的事干起。因为钱不够花,卢新华在美国踩过三轮车。凭着踩三轮赚来的生活费,两年后,卢新华攻下了文学硕士学位。这期间,还把妻子和孩子也接到了美国。
毕业后,卢新华到洛杉矶一家图书公司做英文部经理,后来又辞职自己开办公司。
1992年年初,卢新华来到洛杉矶一家大型赌场当发牌员。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曾引起舆论一片唏嘘。其实,卢新华当时完全可以凭美国名校的硕士文凭,找个在中国人看来很体面的职业。但在他看来,发牌员的工作除了有较高的薪酬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观察人性,思考人生。
1994年,卢新华回国办了家服装公司,几年后关门了事。
几次“下海”,不是被呛就是被淹,卢新华坦然受之。
人生的角色在不断切换,卢新华对文学始终不敢忘怀。1998年,他在国内发表了中篇小说《细节》。
评论家认为,这是卢新华复出文坛的标志。
2004年8月,卢新华在国内推出长篇小说《紫禁女》。
2008年,卢新华携新作《财富如水》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这是一部题材独特的思想文化随笔集。其创作灵感来自他在赌场当发牌员的经历。当时,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破例为这本书召开了跨学界研讨会。
2013年6月,卢新华又一部长篇小说《伤魂》在国内出版。从《伤痕》到《伤魂》,在一次次“归零”之后,他延续着心中不灭的那团火焰。
读好“三本书”
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源自卢新华的“三本书”哲思: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
2018年,围绕“三本书主义”理念,卢新华将多年来有关人生、民族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汇编成散文集《三本书主义》,成为一册广受读者好评的书。
2021年,卢新华的新作《米勒》,刊发于《江南》杂志。世界在疫情时代的巨变,被擅长写“伤痛”的卢新华敏锐地捕捉到并写进了这部中篇小说。作者第一次把自己赌场发牌的生活写进了小说场景,而这也是他在提出“三本书主义”之后,将其阅读心灵之书的理念融入作品中。
《米勒》推出后在评论界和读者中引起震动。2022年1月,由多家媒体、出版机构主办的“首届华人影视文学奖”揭晓 ,卢新华的作品《米勒》获得首届华人影视文学成就奖,与严歌苓、张翎等10位海外华文作家同获此殊荣。
颁奖词认为,《米勒》延续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是卢新华的“里程碑”之作。
新世纪之后,卢新华每年往返于中美之间,半年时间在上海读书、写作、会朋友,半年时间在洛杉矶陪陪家人。2019年,他当选为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除却写作和讲学,他的精力更多地倾注在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上。
2023年6月17日,卢新华出现在一场新书分享会上。书的作者是卢新华的南通小老乡葛敏,一位曾经的优秀舞者、现在的重症“渐冻人”。满怀着与渐冻人群体的共情,卢新华两度为葛敏的作品集撰写序言。他一如既往地关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以文字的力量去推动各种有形或无形创伤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