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多亏你们平时来给我宣传反诈知识,让我有所警惕,不然这次我卡里的10万元要被骗个精光。”7月26日,南通市海安南莫镇的黄女士向民警感叹道。当日,黄女士接到一通自称微信客服的电话并差点上当。
(7月30日本报4版)
冒充微信客服电话,借助微信开通的“百万保障”业务,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最近多发起来。办案民警表示,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4个步骤实施诈骗:第一步,致电用户,声称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现已到期,需要续保;第二步,指导用户查看自己微信支付内的“百万保障”;第三步,告知用户微信支付“百万保障”不再免费送出,如果不及时取消,就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第四步,向用户提供收款账号,要求用户将钱打到该账号作为“保证金”。
假冒客服,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套路”。为何一些人还是轻易上当?其中的关键,显然需要市民提高防范意识,需要多些识别骗局的能力。但是,面对借助微信“百万保障”项目进行诈骗的现象,更需要有关部门多做些事情。岂能让“假冒客服”成了“网络上的缅北”?
对于市民而言,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并提高识别能力。对于警方而言,需要顺着“虚假客服”的线索,进一步探求真相,将不法人员一网打尽,对“虚假客服”需要法律严惩的“不再客气”。而对于平台而言,则需要进一步查处可能存在的技术漏洞,对于“假冒自己的客服”,也需要多些主动出击,从各种层面让“假冒客服”没有机会。简单一句话:“李逵”也要迎战“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