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
要问我心中的张謇是什么样的,我想起张謇先生说的一段话:“人恒以寿为重,其实人之寿不寿,不在年岁之多寡,而在事业之有无。若其人果有益于地方,虽早夭亦寿,无益于地方,即活之百岁,奚得为寿?”张謇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以上话语作了最好的诠释,他奔波一生,奋斗一生,遗留下的诸多事业,使得今天学习、工作、生活于南通的人们多多少少都和他有了联系。
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小时候南通博物苑(人民公园)是我常去的场所,一是因为那里有动物、有假山、有游乐设施,二是因为学校春游秋游的目的地大多时候就是博物苑(人民公园),更主要的还因为,在那里有一位疼爱我的老人——我的姨奶奶。我印象里,姨奶奶在博物苑的工作地点有点捉摸不定,有时候在博物苑的东馆楼下,充当传达室门房的角色,有时候在博物苑南馆楼下,充当展厅管理员的角色。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姨奶奶就相当于今天博物馆的志愿者。
作为一名志愿者,姨奶奶并不马虎,总是尽心尽力,为了能够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更好的展厅服务,让更多人了解博物苑、了解张謇,60余岁的她甚至主动学起了日语,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在那个电话还不普及、更谈不上网络的年代,每年总会有游客给姨奶奶写来诸多信件,以表示对她工作认真细致的感谢和认可。我的姨爹爹在她的影响下,退休后也来到南通博物苑,用他的双手给博物苑做出了一个个朴实耐用的囊匣,保护着博物苑里一件件精美的文物。
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博物苑是张謇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更不知道,我们一家人和张謇的情缘就此拉开帷幕。
第一次知道张謇先生,是在大生纱厂的公事厅,是在那一年的四月紫藤花盛开的时候。因为我的父亲就职于大生纱厂,他是通棉一厂细纱车间丙班的一名保全工。那时候的大生一厂叫“通棉一厂”。我的外婆住在唐闸,那时的我寒暑假最盼望的就是父亲上早班的时候,和他一起,搭乘通棉一厂的厂车,去唐闸的外婆家。当厂车驶进一座高大钟楼的门洞时,我就知道,唐闸到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座钟楼是近代南通的地标,而这样的钟楼南通曾经有四座。下车后,父亲偶尔会带我去公事厅,指着一座雕像,告诉我,这是张謇先生,这座工厂就是他创办的,后面的这座楼就是他当年办公的地方。旁边的是专家楼,当年的外国专家、工程师就住在这栋楼房里。幸亏有张謇,我今天才有一份工作……在节假日,父亲还会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南通大饭店看喷泉,去医学院体育场看民兵打靶,去南郊公园(啬园)看金鱼……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地方或多或少都和张謇或者张謇的后人有关系。
2000年,我踏进大学的校门,课堂上,当学习《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时,老师说:“博物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近代博物馆和新型学校一样,都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的过程中产生。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全班同学都把目光瞄向了我,我的心里是既自豪又骄傲,更多的还是惭愧——作为南通人的我,居然先前还不知道。2005年,恰逢南通博物苑百年苑庆,我走进博物苑,成了一名“苑丁”。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逐渐理解和体会到了张謇先生在创办博物苑初期“謇家所有,具已纳入”的胸怀、“留存往迹、启发后来”的愿景、“规画之久,经营之难……三四年来盖已苦矣”的艰辛以及博物馆“导公益于文明,广知识于世界”的职责和“能消忙事为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趣味。
2012年,我的女儿出生了。感谢张謇先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办馆理念,使得博物苑成为我女儿童年时的第一课堂。在博物苑里,她认识了喜鹊、乌鸫,认识了海棠、牡丹,认识了水杉、银杏……2018年,她成为通师一附的一名学生,开学第一天回到家,她就告诉我,学校里也有一尊张謇的雕像。我告诉她,是的,那是因为我的单位和你的学校都是张謇创办的,而且巧合的是,他们都创办于1905年。2022年的夏天,她成为博物苑的一名“小小讲解员”。现在,下班回家,女儿有时会问我,你看到你们单位张謇雕像前的小黄花了吗?那是我昨天放的。我想,张謇先生已经在她稚嫩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了。
今天,当走进博物苑的库房抚摸着姨爹爹做的囊匣,当走进大生一厂公事厅参观厂史展览,当走进通师一附的校园,当走在博物苑的园林小道上时,我总会想,在南通,像我们这样和张謇先生有着各种渊源的家庭,不在少数,随着时间的流逝,张謇先生的事迹、精神,就像他故居前的紫藤花一样,在我们这些家庭一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