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
▲王安石像。
▶嘉庆本《如皋县志》中关于王安石的记载。
友人周青同志查阅雍正本《泰州志》,发现王安石(1021—1086)前往如皋的一则记载:“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人,初为淮南判官,以事出如皋,尝过主簿陈兴之,后兴之以进士得嘉庆院解,安石再过之,有《食车螯》诗见集中。”由志可知,王安石至少前后两次来如。周君写下一篇《王安石在如皋》,着重介绍《食车螯》诸诗。笔者不再赘笔如皋海鲜,倒是志书有关王安石来如的记载源自何处呢?我更有兴趣。
浏览王安石《王临川集·卷八十四》《临川文钞·卷六》,我才知志书所述取自书中名篇《送陈兴之序》,转录如下:
先人为临江军判官,实佐今驾部员外郎陈公。其后二十五年,公之子兴之主泰之如皋簿,某为判官淮南,以事出如皋,遇之,相好也。其后二年归京师,兴之亦以进士得嘉庆院解,复遇之,相好加焉。
兴之试礼部有日,今宰相,其世父也,试前奏罢之以避嫌。兴之当远官,逾数月,乃得泉之晋江主簿去。陈公世大家,仕官四十年,连坐谪流落,不得所欲,其意不能毋望兴之贵富世其家也。兴之亦诚博学,能文词,有气节,吾意其为进士宜有得焉……吾于兴之又世故,故又为之思所以慰其亲,豁其心之介然者,不得其说,而独以悲大公之道不行焉。
随文读来,友人陈兴之远赴岭南出任泉州晋江县主簿,王安石写下此作。序言首段回忆作者初来如皋一事。文中“某”即指王安石,时任淮南判官。《宋史》《王荆公安石传》等书文均有记载,宋庆历二年,王安石登进士甲科,签书淮南判官(淮南治所位于扬州)。又王安石于庆历五年回京,序述“其后二年归京师”,故而《王安石年谱》断定王安石初到如皋的时间当为庆历三年(1043),不无道理。王安石时年22岁,一年前才高中进士,正是翩翩少年郎。他从扬州出发,前往如皋。嘉庆本《如皋县志》等又记,陈兴之于庆历年间任如皋县主簿。陈兴之正是王安石来如邂逅的世交好友。据《王安石年谱》分析,王安石此次来如的主要目的是受命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徐公准(又任兵部员外郎),前往如皋、海安一带,疏通漕河。《宋史》诸书记载,庆历三年,泰州海安、如皋漕河久不通畅,滞盐甚多。徐公准上奏疏通如皋等地漕河,王安石作《上徐兵部书》,以示支持。
王安石、陈兴之邂逅皋地,一见如故,并非偶然。陈兴之时为如皋主簿,官位低微,不过他家世显赫。他的祖父是陈恕(946—1004),即陈晋公,977年中进士,深受宋太宗器重,官至副相,掌管国家财政大权十余年。“今宰相,其世父”就是陈兴之的伯父陈执中(990—1059),北宋名臣,任观文殿大学士诸职,官至宰相。陈兴之的父亲是陈执古(998—1065),陈恕三子,陈执中胞弟,字良器,任大理寺丞、殿中丞等职。最为重要的是,陈王两家可谓世交。嘉庆本《如皋县志·卷十七·列传二·流寓》记载,王安石来如皋相会主簿陈兴之,“盖安石父佐临江军时,兴之父实为守”。“盖”实为多余。《送陈兴之序》首句便是:王安石“先人为临江军判官,实佐今驾部员外郎陈公(陈执古)”。王安石受陈兴之之请,还为陈执古作《比部员外郎陈君墓志铭》,录入《王临川集·卷九十五》《临川文钞·卷十二》。文中亦言:“初公为临江军,先君为之佐,其后二十五年,某得主簿于淮南(笔者注,王安石当为淮南判官,主簿不准),而兄事之,仍世有好。”陈王两家均为江西人,王安石父亲王益又曾辅佐陈执古。尽管他来如有事在身,依然会来拜访陈兴之。
除去陈兴之,还有一位许元(989—1057)与如皋、王安石关系密切。嘉庆本《如皋县志》等记载,许元,宣州宣城人,后家海陵,庆历年间任如皋县令。庆历初年,许元在如皋县衙前始建谯门。这位许县令很有名气,不妨从两篇传世名文说起。一篇是庆历四年范仲淹为滕子京作《岳阳楼记》。那位滕太守的四子滕希雅正是许元的女婿,许元还与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交好,在政坛上很有名气的;另一篇名作入选《古文观止》,名为《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作者正是王安石。文中所述主角正是许元的胞弟许平,王安石还赞誉兄弟二人“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对于许元的评价,很有道理。许元为官,擅于理财管粮,受其启发,王安石才开始在变革中倡导均输法。
可惜许元史料不足,只知他庆历元年在如,不知庆历三年是否离如,王安石初次来如是否见到许元,一时间难有定论。不难定论的是,王安石的确履及如皋。他是继曾巩之后,第二位来如的“唐宋八大家”,又作《食车螯》诸作,为如皋文学史留下一段实实在在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