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生活周刊

衣锦离乡

◎雪莲花

我弟弟是村里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开学前几天,母亲要赶集去扯几尺布,找邻居孙婶给弟弟做一身新衣服。

孙婶是村里手艺最好的裁缝,村里王老师的儿子考上了中师,就找孙婶给做的白衬衣和西裤。人靠衣装马靠鞍,王老师儿子穿上新衣服,在我们眼里,就像电影里大城市的富家公子了。

弟弟考上了省里的大学,母亲也想为他做一身这样的衣服,可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原因一是家里不富裕,二是父亲一辈子低调,不喜欢张扬。父亲不赞同,母亲只好打消给弟弟做新衣服的打算,将弟弟平时穿的衣服洗干净了准备好。

父亲早和耿大爷说好了,请耿大爷赶着车将弟弟和行李送到汽车站。弟弟离开那天一早,耿大爷就套好了车来家里帮弟弟搬行李。他看到弟弟穿的都是平时的旧衣服,就数落起了母亲,说孩子去省城读书,穿得太孬了,让人家瞧不起。

父亲不愿听这话,说:“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比的是学业,学习好了,自然被尊重,学习不好,打扮成花蝴蝶也没用。”

耿大爷说:“不是怕人瞧不起咱娃,是怕瞧不起咱这地方,地方穷了,家里条件肯定也不行。”

耿大爷这么一说,父亲也不愿跟他争执,毕竟他是一番好意,再说还得用他的车。父亲沉默不语,耿大爷说他回家去,等再来时,手里已多了一件白衬衣。原来,这件白衬衣是耿大爷儿子相亲时置办的,没想到后来女方那头又不愿见面了。衣服白放着,耿大爷说他儿子胖了,又穿不上,送弟弟穿,省得浪费。

我们不好意思收,耿大爷暴脾气上来,一把薅住弟弟的衣服,一副不换衣服别想动弹的架势。

我们都看向父亲,父亲无可奈何,只能说:“你耿大爷一番好意,你就收下吧。”

耿大爷的大嗓门惊动了四邻,大家纷纷来我们家看咋回事。孙婶对母亲说:“衬衣是新的,裤子太旧,看着不衬。我家还有条新做的裤子,是给外村一个小青年做的,一直没来取,八成是不要了。我看你家娃穿正合适。”

母亲一时为了难,看着父亲,让父亲拿主意。父亲以为孙婶想强卖给我们家,街坊邻居的,也不好拒绝,便让母亲拿钱给孙婶。

孙婶脸一垮:“我这是送给娃的,他毕业工作了,让他自己还我这个人情,你们捣啥乱呀?”

弟弟门还没出,就被乡亲们打扮了起来,又有人送来了一双新球鞋,弟弟这下可称为“衣锦出乡”。

母亲后来把父亲好一顿埋怨,怪他不让自己给弟弟置办新衣。父母也一直记着这人情,虽然说衣物都是大家家里闲置不穿的,但我们也知道其实是他们为了让我们收下,故意找的说辞。

弟弟大学学的是建筑学专业,毕业后分到了相应的单位,捧上了铁饭碗,回老家也算衣锦还乡了。之后,村里不少人家盖房子,都请弟弟帮着画图纸;他休班时,还抽空亲自到现场当监理员。父母还常嘱咐弟弟:在大城市做了公家人也不要忘本,他们在村里面上才有光。

一个“衣锦离乡”,一个“衣锦还乡”,着重点不同,却都饱含乡情、人情,提醒着我们:无论飞多高、走多远,都要牢记家乡、懂得感恩。

2023-08-3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47621.html 1 3 衣锦离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