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袁主任,EICU接收了一名体重将近300斤的重症肺炎患者,情况危急,需要借助ECMO(体外膜肺氧合)供氧以维持生命。”8月29日,本在家休息的通大附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袁鼎山接到科室同事的电话后,急忙赶到科室。为了节约救治时间,在前往医院的路上,袁鼎山不断向同事了解和询问病患的具体情况。
原来,32岁的王女士(化姓)因感染患上重症肺炎,在老家盐城东台辗转两家医院,均医治无效。无奈之下,家人将目光转向了通大附院。而当王女士被送到该院急诊抢救室时,她出现呼吸窘迫,处于半昏迷状态。值班医生评估了王女士情况后,准备将其转运送往EICU,但发现她的氧饱和度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身体情况不足以支撑她被送至EICU。于是,值班医生在抢救室迅速为其做了气管插管。
送至EICU后,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丁俊华发现王女士在呼吸机纯氧支持下,氧合指数仅有50mmHg(正常值一般400~500mmHg),且已经持续两个小时以上,长时间缺氧导致她体内的各个器官在逐渐衰竭,ECMO治疗成了能帮助王女士好转的唯一办法。
“我们从东台转院过来,就是相信通大附院。我的女儿还这么年轻,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想放弃!”听完治疗方案之后,王女士的父母决定为女儿实施ECMO治疗。当时ECMO治疗小组只有副主任医师沈艳在科室,她赶紧联系了袁鼎山,并在袁鼎山到来之前着手前期设备准备工作。但是王女士体重接近300斤,属于超级肥胖,这会影响到深静脉置管、药物使用等,同时血管在厚厚的脂肪下难以被找到,极大增加了血管穿刺的难度。袁鼎山、沈艳凭着丰富的ECMO治疗经验,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成功为王女士建立ECMO通道。在经过一周多的ECMO治疗后,王女士各项生命指征稳定,并于近日成功脱机。
“我们医院ECMO小组自2020年成立以来,一直都是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风雨无阻,至今我们已使用ECMO救治患者20余例。”袁鼎山介绍。
通讯员吴昱 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