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建红
临近开学,我不由想起在市科技人员进修学院(以下简称“进修学院”)的求学、办学经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培训计算机与外语证书为办学特色的进修学院,成为许多人职业晋升和重新择业的人生“充电站”。周末或夜晚,到通城环城南路“科技大楼”学习外语和计算机的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就连大楼前道路边停放自行车的空地也一缝难求,下课后霎时形成的交通高峰与附近文化宫电影院散场人流交织叠加……我也曾是这拥堵人流中一名“进修青年”。
光阴轮流转,缘分天注定。21世纪初,进修学院搬迁至青年路姚港路口的科学会堂(现科技馆),我调入原市科委(科技局)工作,负责科普以及计算机、外语“双考”办的工作,经常巡查包括进修学院在内的全省考点。我了解到,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面的“双考”几近饱和,进修学院的相关业务也渐呈明显“萎缩”之势。
巧合的是,2004年年初,组织上将我调入市科协工作,其后在科协的15个年头,进修学院的工作也基本上由我一直联系分管。进修学院是个“非典型”的办学机构,隶属于市科协的定额拨款事业单位,总人数也就十来个,以面向科技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为主责。随着市场变化冲击,学院业务一度呈现“断崖式”下降,人员年龄结构已明显老化,确实快要出现几乎“揭不开锅”的情况。
物竞天择,时势造化。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科协,“三主一家”“四服务一加强”等服务科技人员的功能还有,进修学院继续教育的定位还在,而变化了的只是社会形势需求和运行机制。随着南大、南航等名校的中高层次学历教育和网络培训资源,北大青鸟软件工程师培训先后依托我们这“非典型”的进修学院实施,让一切都有了“转机”:数百人获得南航工程硕士学位,数千人通过南大学历教育,教育系统外唯一的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得到认定……甚至就连时任市领导,也为我们有效培养“永久”牌本地人才而点赞。
转型带来的阵痛是必然,迷茫、焦虑、彷徨、困顿一度笼罩着大家。进修学院的办学模式,由“坐北朝南”转变为“主动靠前”服务,原来所在单位出资选送人员开展培训的情势逐渐淡出,逐步转变为上级部门引导支持,学员自主安排参加学习。在这一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在编的,还是不在编但在岗的,所有教职工都在潜移默化中历练了巨大的变化……
“非典型”的教学工作极具挑战性,进修学院转型期的招生需求动态性极强,学生沟通服务品质至关重要。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位张桂萍老师,中等身材,面庞清秀,短发微卷,态度和蔼,总是戴一副金属边半框眼镜,显得知性文雅。无论学校选择还是专业确定,张老师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对于学生需求信息管理,张老师做到首次咨询认真倾听,主动捕捉并记录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结合各自职业发展,反复分析研究每名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在职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后续跟踪服务不断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让这些准备在职就读的人员重新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关爱。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张老师一直认真工作、低调行事。同事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张老师总能主动悄悄地给予关心、帮助分忧。张老师性格是内敛的,笑容是和善的,言语是柔和的,在一众年轻人中,有着慈祥长者般的亲和力,年轻同事在没有外人的场合,总喜欢擅自将“张老师”的称呼改为更亲切的“张嬷嬷”,张老师也乐于接受。
社会培训需求在变化,继续教育形态已调整。40年的市科技人员进修学院较好完成了历史使命,原进修学院的教职工们已奔向“五湖四海”。张桂萍老师因病于2019年元月的数九寒天永远离开了我们,细细数来已有1600多天……
又是一年开学季,难忘一段教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