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南通元素再次登上‘国家名片’,能够大大提升南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南通、了解南通,非常难得,很有意义,值得我们南通人为之骄傲!”昨天凌晨4点多,邮迷夏先生就在市区邮政大楼门口排队等待《风筝(三)》特种邮票发售。
当天上午,《风筝(三)》特种邮票首发式举行。《风筝(三)》一套四枚,图案名称分别为金玉满堂、瑞狮如意、仙鹤童子、葫芦万代。其中,瑞狮如意正是南通板鹞风筝图案。
这是继南通博物苑、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之后,南通代表性元素图案第四次亮相特种邮票,将南通的城市形象多频次呈现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风筝有不同的称呼,南方称鹞,北方称鸢,有“南鹞北鸢”之说。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板鹞风筝为其代表作,以独特的造型和独特的哨口设计和装置而闻名于世。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南通板鹞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成为南通一张闪光的“城市文化名片”。
此前,中国邮政曾于1980年、1987年发行过两组《风筝》特种邮票。此次发行的《风筝(三)》特种邮票中采用的南通板鹞风筝图案,原型为七连星板鹞风筝,属硬板子风筝,高2米、宽2米,装置了由葫芦、毛竹、白果、龙眼制作的100余个哨口,保留古代风筝“弦响碧空”的特点,升空后哨声和谐悦耳。风筝的画面由“瑞狮、八宝如意”图案组合而成,“瑞狮”寓意着权威、繁荣、生生不息,“如意”象征着吉祥、如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鹞风筝传承人郭承毅参与了“瑞狮如意”设计创作。“南通板鹞哨口风筝是全国唯一的‘会唱歌的风筝’,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留得最完善。”他表示,这次南通风筝图案登上“国家名片”,进一步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
特种邮票的发行选题极其严格,具有严格的申报审批制度和规范的发行流程。近年来,国家每年发行的纪特邮票数量30套左右。
通讯员刘思凡 记者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