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夜明珠

忆马士达老师

◎杨谔

应该是2000年刚过,一个朋友知道我常去南京,便托我带一点东西给马士达老师。临行前与马先生联系,知道那几天他在江阴的学生郁志刚家。

南通与江阴毗邻,所以那天我很早就到了郁家,进门时,马老师与马师母正在吃早饭,马老师把手上筷子一放、粥碗一推,站起身迎了过来。后来,马师母见他在会客处和我聊得正欢,便笑着说道:“闲话么等歇也好讲咯,先把粥吃了哇。”马老师头也不回,挥了挥手:“不吃了。”马师母爽朗笑道:“马老师见到他喜欢的学生,就是这样子。”

马老师收起笑容,显出欲言又止的样子,缓缓说道:“你的作品有想法、有个性,但我一直替你担心。江苏不少很有才气的青年,开始时他们的作品也很有想法,后来渐渐变得平庸了,我担心你也会走他们的老路。”说这一番话时,马老师一直严肃地望着我。我有一种被电击一般的感觉。

马老师虽为布衣,却是公认的书法篆刻大家,耿介正直。在这之前,我与马老师大约只见过三次,且只有一次谈得较多。我坐正了身子,接住了他锐利热切的眼神,说:“谢谢马老师的关心和提醒!我举个例子,以便说明我的性格特点:就在昨天,我从启东到南通,经过启东县城时,故意走了一条从没走过的路,结果多走了不少弯路。我不会满足于老是走那几条老路的,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尝试走新的路,即使此路不通也不怕。我想,我将来的艺术之路也会一样。”

听了我这一番“表白”,马老师开心地笑了。身子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显得很为惬意,连声说道:“这样我就放心了!这样我就放心了!”

马老师生前来过南通几次,有一次还在我家小住了几天,让我有机会晨昏侍坐请益,真三生有幸!当得知马老师要回南京时,我找出了手拓本《然犀室肖形印存》《古代肖形印选集》以及宣纸影印本《滨虹草堂藏古玺印》相赠。马老师坐在北窗下,把三本印谱翻阅了一遍,然后整整齐齐地摞在身前的小桌子上,轻声说:“这三本书自然是很珍贵的。谢谢!我偏向创作,你研究时用得着,还是你自己留着为妙。”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把目光投向窗外,不远处一只白鸟正好穿过映红楼南侧那两株巨大的垂柳。柳丝依依。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马老师最喜欢的龚自珍的两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活中的马老师以平常心待人、以平和心处世,谈书论艺时持平等心,常有思想火花闪烁。对于学生辈和自己相左的意见,他能客观、宽容、智慧地对待。有一次,他批评我的行草长卷《归去来兮辞》太平淡,认为应强调矛盾冲突。我不服,提出三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一是如何理解这首陶诗?二是如果依照他的意见修改,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否还能契合诗意?三是会否变成内容与形式不统一的“展览体”?面对我的“大不敬”,马老师毫不介怀,几番“对话”后,他呵呵一笑,总结说:“道理也许你对,但老夫说的管用。”

2023-09-10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48666.html 1 3 忆马士达老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