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话题“去中医馆买酸梅汤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忽然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跟风购买热潮。那么,这种似乎“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中药酸梅汤和市面上的“酸梅汤类饮料”有何区别?怎么煎煮?有无忌口?记者实地走访了南通市中医院和中药房一探究竟。
如何煎煮?
熬制方便,口感浓郁
从唐代的“玄饮”、宋代的“卤梅水”到明代的“青梅汤”“黄梅汤”“梅苏汤”,到近日再次火出圈,“中药酸梅汤”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南通市中医院特色门诊的主治医师蔡青青介绍,不同于市面上超市、火锅店里的酸梅汤类饮料,这种含有多种中草药配置的“中药酸梅汤”,经过20分钟大火煎煮后,味道会更加浓郁,夏天饮用有解暑、清热的功效。
“因为这种酸梅汤是纯中药煎煮,不含添加剂,所以喝起来也会更加安心。”清爽口感好、不会过甜,蔡青青表示自己和同事平时也很喜欢配置回家煎煮。去年中医院推出的这款名为“中药乌梅饮”的特色茶饮,深受市民的喜爱。
记者来到南通市中医院一楼门诊大厅,入门处放置了约2米高的关于“特色中药饮”产品介绍的易拉板,除了可以配最近很火的“中药酸梅汤”药包外,还有节气新品“提神护肝饮”和“降脂祛瘀饮”等药食同源的处方药饮供市民选择。经导医台人员提醒,若想要购买特色药饮,可挂“中医特色门诊”的号,凭医师开具的药方按需购买。
蔡青青介绍,中医院推出的“中药乌梅饮”的主要成分为15克乌梅、15g山楂、15克桑葚和6克甘草,每副药包约15元。煎煮也很方便,只需将药包放进锅内加1000毫升的水,用大火煮开后关火焖煮5分钟即可饮用,若想要口感好可以加适量冰糖。“但最近天气渐凉,中医院已不再提供‘中药乌梅饮’,市民可以选配其他药饮”,蔡青青提醒想要来中医院配置的市民不要跑空。
口感如何?
药香涩口,可自行DIY
记者尝试从外卖平台上搜索中药酸梅汤药包,发现南通地区没有中药馆商家提供外卖即饮的服务,便网购了一副药包。根据网购平台价格显示,每副药包约120g,内含三小包,价格在6元~17元不等,可煎煮三次。经对各家店铺的售卖的酸梅汤产品比较,发现“中药酸梅汤”的主要原料为乌梅、山楂、甘草和陈皮。
这些原料功效不一,据店铺资料显示,乌梅可以敛肺、生津,而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山楂有消食健胃降脂的功效,甘草可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基于这些原材料,消费者也可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或口感要求进行加减配方,搭配购买桑葚、薄荷、玫瑰茄、枸杞子、桂花、冰糖自行DIY。
每个药包都附有独立说明书,烹煮方便:只需将含有纱布外包装的药包放进800~1000毫升的沸水里,大火煮到变色再进行煎煮5分钟,加入冰糖调节口感后即可饮用。不同于市面上酸梅汤类饮料入口的香精味和甜腻感,“中药酸梅汤”更像是一种浓香茶饮,微甜、涩口,香气扑鼻,但并没有传说中的“上头口感”。
全民适用?
药饮虽流行,切不可盲目跟风
虽然近期中药酸梅汤已经变成了药饮爆品,但也有其饮用的最佳时节。据中医院药剂科主任中药师严玮介绍,中医院的“乌梅饮”主要供应时间为每年的5月至8月,因为小暑之前普遍人群有湿气偏重的情况,所以从中医角度来看,饮用的最佳时间是小暑之后秋分之前,为了使酸梅汤内药材的药性功效发挥最高,严主任建议常温饮用。
中药酸梅汤能解暑祛热、生津止咳、消食安神,但并不对每个人都适用。因为酸梅汤的处方内含有甘草和陈皮等酸性中药材,一旦浓度过高、饮用过度,会增加人体的胃酸分泌,所以寒湿体质、胃溃疡及慢性胃病患者要谨慎饮用。同时,因为儿童的胃黏膜结构薄弱,抵抗不了酸性物质的侵蚀,一旦和成年人饮用同等浓度,很容易引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很多市民为了避免山楂、陈皮煮后的苦涩,会选择加入冰糖、蜂蜜一起熬制,虽然改善了口感,但对孕妇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却是负担,所以专家建议市民不可以盲目跟风,而要在咨询过医生后,依据个人体质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药饮。本报见习记者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