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感统训练行业随之兴起。很多孩子因粗心、专注力不足等被打上了“感统失调”的标签。记者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感统训练行业存在诸多乱象:一方面,一些儿童培训机构、早教机构打着感统失调的旗帜给家长制造焦虑;另一方面,感统训练质量参差不齐,定价随意、收费较高。
“视觉失调、听觉失调、触觉失调、前庭觉失调、本体觉失调,快来看看这五类是不是有你家孩子?感统失调要警惕,莫错过最佳治疗期!”记者在网上以“感统训练”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类似宣传随处可见。
据了解,感统即感觉统合,指的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组织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作出反应。感统失调是感觉统合失调的简称,即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情况,也称为学习能力障碍,多发于成长过程中的婴幼儿身上。
记者加入了多个与感统训练相关的交流群,通过连日观察发现,这些感统训练交流群大多是儿童培训机构或感统训练师建立,目的为宣传其感统训练课程。
在一个200多人的“感统训练学习交流群”中,群主“感统训练魏老师”每天都会发布自己录制的居家感统训练视频,同时也会解答家长疑惑。
“幼儿园5岁的孩子,上课发呆走神,读题漏字或加字,可以练吗?”群友小吉妈妈问道。群主魏老师随即回复:“可以练习,要尽早干预。”见小吉妈妈未回复,魏老师又开始“科普”:“0岁至3岁是感统干预的黄金期,3岁至6岁是改善期,6岁至12岁是巩固期。希望家长们多关注孩子的情况,早发现早治疗,不要错过治疗关键期!”
记者注意到,在群里,家长描述孩子的情况各异,有些描述得也比较笼统,但这些所谓的感统训练师群主,皆会将原因归结为孩子存在感统失调问题,劝家长尽早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
课程漫长收费昂贵
耗费精力未见效果
记者咨询多家相关培训机构发现,感统训练课程往往耗时长、费用昂贵。感统训练包括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训练、运动感觉训练等5个项目,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某种训练方式,采取一系列小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感统失调干预。
根据授课形式不同、教学地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等,收费差异较大。如线下收费高于线上收费,一对一感统训练和一对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一线城市的收费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容纳儿童各项能力的全纳训练比单项训练的收费高不少。综合来看,感统训练的费用大多在每小时100元至400元之间。记者以家长身份走访、咨询时,北京一家儿童培训机构的王老师介绍说,其机构有一套完整的测试评分标准,来确定孩子是否存在感统失调。根据程度不同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时间在1至3年,费用在1万元至8万元。
王老师说,轻度失调的训练频率在一周两次左右,一年的费用在1万元至2万元之间,训练时长1年左右即可。中度失调则需要评估孩子的具体情况确定训练方案,训练频率大多是一周2次至4次,综合各项差异,一年的费用在3万元至5万元之间。重度失调则需要先用3个月至6个月调整为中度失调状况,再花费1年左右时间从中度失调训练到轻度失调,接着从轻度失调训练到正常状态。
但受访者普遍反映:花费这么多的精力和费用,没见什么效果,简直就是交了“智商税”。
简单学习轻松拿证
短暂培训就能上岗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感统训练行业之所以存在各种乱象,与整个行业缺少规范、缺少专业人才息息相关。
据调查,市场上做感统训练的教师大多冠以国家感统咨询师、家庭感统训练师的名号。但记者采访了解到,感统训练师和感统咨询师没有所谓的国家认可或国家颁布的证书,不是技能等级证书,也不是从业证书或资格证书。所谓的感统训练师证书,只能证明学习过感统训练的相关课程,且有很多单位和机构都可以颁布感统训练证书。
记者以报考感统训练师的身份在考证中介处了解到,考取感统训练师证书,只需要满足18岁以上即可,不限制专业,只要高中毕业就能报考。报考流程即交费、网上学习课程、参加考试,合格即获得证书。并且多数考证中介承诺,证书获得行业认可、全国通用,一次考过,无需年审、终身有效。
此外,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以“感统训练机构加盟”为关键词搜索,收到数百条加盟信息。
根据公开信息,想要加盟一家感统训练机构,需要的投资费用30万元起步,总部提供远程协助选址、行业背景分析、统一装修、短期培训、技术操作培训、标准化运营、促销活动策划等加盟扶持。通过加盟申请、签订合同、店面选址、店铺装修、人员培训、开业准备等流程,新店铺即可开店运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去一些培训机构应聘感统训练师,并不需要什么门槛。对于没有任何感统训练专业基础的员工,有培训机构称,由他们提供培训,然后上岗,培训时间在3至7天。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