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水
“一个胖娃娃,身上施薄粉,上下长满刺,多肉又多籽。”年幼时,母亲边说着植物的打油诗,边让我猜测是什么。受母亲的教诲和熏陶,我对瓜果蔬菜都有八珍玉食之感。尤其是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冬瓜,更是情有独钟。
清明前夕,乍暖还寒。清晨,瘦弱的母亲来到田里,她掀开沾满露珠的薄膜纸,用刀子将一棵棵育在大田、长有两三片嫩叶的冬瓜秧、黄瓜秧等小心翼翼地挖出,然后装在篮子里,来到她早已选择好的沟边、树下、砖瓦堆放地等。她娴熟地用刀子挖出一个个碗口般的小洞,拔除四周的杂草,将秧苗轻轻放入洞中,浇足水后,再用泥土填实。
早春时节,气温忽高忽低,为防止秧苗受冻害,母亲扯下几块旧薄膜,在秧苗四周插上小树枝,用薄膜围住四周,底部压上土,再在薄膜顶端开出一个透气孔,让秧苗充分吸收阳光和雨露滋润。
当和煦的春风吹来的时候,冬瓜苗冲破为其遮风挡雨的温室,摇头晃脑地伸出毛茸茸的脑袋,打量着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世界。三天两头都要去看一下瓜秧长势的母亲则不失时机地将裹在冬瓜藤上的薄膜拿掉,并施足有机肥,又在附近放上一堆堆柴草,好让冬瓜藤安营扎寨。
随着雨水的滋润和地温的升高,仿佛一夜之间,冬瓜藤蔓一下子分蘖出多根藤来,在藤蔓的最前端,高擎着许多银丝般的半圆形,它们就像开路先锋似的,一旦触及哪儿,后面的藤蔓大部队便蜂拥而来。那纵横交错的藤蔓,浩浩荡荡,奔向四面八方。
远眺,那铺天盖地的冬瓜藤宛如一块硕大的绿绸;那微微上翘,犹如蒲扇般的冬瓜叶紧挨在一起,不时发出喃喃细语的声响;那一根根粗壮的藤蔓腋下,绽放出一朵朵金黄的花蕾,有的含羞待放,有的迎风开放,引得小蜜蜂纵情放歌。
母亲瞅准时机,来到密密匝匝的藤蔓间,伸手将一根根从冬瓜藤上生出的新枝摘掉,这样既可防止营养的流失,又可确保主藤的营养供给,加快冬瓜结果。下手准、狠的母亲对观看的邻居边说边做示范。果然,没几天,一根根冬瓜藤的黄花上结出一个个毛茸茸的细长的瓜妞。随着瓜妞一天天长大,母亲叮嘱我,瓜妞不能用手去摸,否则要黄掉的。
小暑前,我家的冬瓜已经长得圆滚滚。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就像体谅我们饥饿的冬瓜日长夜大。不几天,母亲将第一条冬瓜摘回家,削皮去瓤,将那洁白如玉的冬瓜切成小块状洗净,再剥上一把毛豆籽,然后生火做汤。
看着碗里那热气袅袅、香气氤氲、洁白黏稠的冬瓜汤,心里早就挠痒痒的我用筷子夹了块冬瓜就往嘴里送,尽管被烫得龇牙咧嘴,但酥软绵绵的冬瓜和香香脆脆的毛豆籽让我一饱口福。那时,夏天一道冬瓜汤不啻一道清热解暑的大补汤。
母亲三天两头变戏法似的做冬瓜菜。炒冬瓜、红烧冬瓜、冬瓜烧豆腐、冬瓜剁碎包饺子等轮番上场。七月半、八月半,生产队杀猪,家里分到肉时,我们更是吃上了香喷喷、满嘴流油的冬瓜肥肉汤。
晚秋季节,冬瓜藤叶由青变黄,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冬瓜藤下躺满了一条条青色或黑色的冬瓜。母亲带着我们将冬瓜挨个摘下抬回家,在送给邻居和亲友的同时,母亲将剩下的冬瓜轻轻地摆放在纸箱或泡沫盒里。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全家喝上一碗暖暖的冬瓜汤,胜过琼浆玉液。逢上暖冬,犹如夏天一样味道的冬瓜还能吃到春节后。
7年前,母亲过世后,耳濡目染母亲种冬瓜的妻子每年也种冬瓜。她不仅继承了母亲的传统做法,而且在冬瓜的品种上精挑细选。过去,我们家种植的冬瓜最大的有数十斤,一顿吃不掉,剩下的或烂掉,或扔掉。现在妻子种的冬瓜改成“猫儿”品种,最小的仅为两三斤,最大的才四五斤。瓜小成熟快,不到盛夏,我家就吃上了洁白如雪、甘美清新的冬瓜。
去年,我家共收获了上百条小冬瓜,除了留足自己吃外,其余的全部送人,一条也未浪费。今年,照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