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聚焦

时间的潮汐

——专访南通籍文史作家刘勃

刘勃

刘勃的新书。

有些人的书,看过一本,忍不住搜罗网尽;有些人的活色生香,溢出文字之外。刘勃就是如此。

读刘勃的书犹如看默片,听音频才是完整的打开方式。12日,刘勃的《国学课2》在得到App上线,解读10部先秦经典。读者脑海中错杂的时间轴、零乱的断章不再孤立,彼此呼应。同时引进一条线,“由经典背后的时间线和问题与回应的因果线缠绕而成”。

19日晚,北京先知书店举办“拆装《史记》”新书分享会,突破以往每年一本的出书平均速度,“刘勃一下子端出3本书,《经典常谈注释说解本》《错位的复仇》《逆行的霸主》。”《读库》主编张立宪(老六)致信友人,“在人人考公考编的大环境里,他已经辞去教职,未来将专心写作。”

从此,刘勃的称谓极简:文史作家。

轻松入门国学,明白今天的中国何以在这里

如果你和刘勃同为70后,应该熟悉这样的场景:晚餐时刻,一家人围着半导体听评书。

刘勃是地道的南通人,在南京学习生活20多年,却一口京腔。京剧、评剧、元杂剧,他都有涉猎。学生回忆,刘老师讲到兴头上会唱上两句,每堂课都是精彩的脱口秀。“纸面上的说书人”“国学相声”,难怪课程主编审稿时经常批注一串“哈哈哈哈哈”。

在三江学院教传统文化20年,写了20多本文史书,讲得既靠谱又有趣,刘勃这点自信是有的。“我可能没有能力给你讲最好的,但什么是好的,我可以指给你看。”

实际上,刘勃中学的语文和历史成绩尤其糟糕。“因为喜欢和老师抬杠,不愿意写自己不相信的答案,所以到后来老师就不搭理我了。再后来,自己当了老师。”中学同学知道后很兴奋,有多年不联系的打来电话:“刘勃,你站在黑板前面,那样子就像个霸占讲台的捣蛋学生吧?”正因为这样,刘勃和学生相处得特别好。

当然,ETC自动抬杠功能延续至今。“刘勃和通行的观念温和地抬杠。”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罗胖)经常乐呵呵地被说服。

9月8日,刘勃离职。“其实很想一辈子待下去,然而要完成新的考评要求,基本上不可能做其他事了。现在辞职,只是有点舍不得讲台,但是讲台并不限于学校。”

罗胖称刘勃是“压箱底的大神”。“他总能带领读者看到历史现象的动力学原理,一脚踩在知识上,一脚踩在对一切保有同理心上。”

看似轻松的段子,需要庞大的知识体系支撑。一般性写作和学术研究不同,用了再多理论,也当如盐入水。刘勃是知网的深度用户,每天浏览大量论文,通宵写稿、录制音频是日常作息。

今年,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取代《傅雷家书》,成为初中生必读名著。1942年的入门书,如今理解门槛明显提高,刘勃与萧桓合著的《经典常谈注释说解本》应时而生,上架不到一个月,销量过万。

魏晋时期有了古籍四分法:经史子集。“弄明白一部书在传统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再看看它在现代知识结构中的位置,这个改变的轨迹,隐隐可以窥见现代宏伟力量运作的规律所在。”

相比宏大的历史叙事,普通人,甚至很不普通的人,终究只是碎片。国学课的基本立场:比起那些高头讲章,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是更重要也更鲜活的国学。

个人记忆和文明记忆交织,互相赋能。“了解一点国学,更容易想明白,今天的我,何以在这里;今天的中国,何以在这里。”

写时代洪炉中,个人的渺小与尊严

微博名“南郭刘勃”,“不想对大家隐瞒,我就是一个滥竽充数的人。”

刘勃就像学术圈的外切线。“在接近那些杰出成果的漫漫历程中,至少起步阶段我可以帮你变得轻松愉快一些。”专业人士不会复述常识,大众未必关心专业人士注重的新视角、新发现。刘勃写作,功夫花在如何掐到两者之间恰切的点儿上。

讲述历史是诙谐的,但面对历史是严肃的。写作和阅读的过程都像读侦探小说一样过瘾。

刘勃的兴趣是写作本身,写历史题材倒是外因促成。从三江学院毕业后,他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后来回三江学院任教。2006年《小话西游》发表于《读库0602》,没有这个契机,便无后话。2008年,女儿刘小米出生,初为人父的刘勃多了焦虑与责任。那段时间,刘勃尝试写电视剧,编故事的水平不行,这段经历比较失败。

刘勃开始写书的时候,有迎合市场的心思,但2010年写《战国歧途》的“商鞅黑洞”那篇时,突然感觉这种文章会有读者,也能满足表达欲,于是心态完全转变。

学生时代,写东西是“先锋文学”的路数,拒读者于千里之外;当老师后,学会关注受众的感受。“意想不到的是,我因此会写有读者的书了,讲的课校外也有人愿意听了。”

19日,一名10年前的学生赶到线下沙龙,特地送上刘老师讲课的标配:一瓶1.5升的矿泉水。“我在2013~2014年选修刘勃老师的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这是我唯一没有逃课的课程。”刘勃抚着额头,停顿了几秒:“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教会了我写作。”

“如果用心备课,有些原本熟悉的事情,上课讲一遍之后,突然起了疑心,教书逼着我把材料从头到尾捋一遍。”当了几年教师之后,刘勃回到基本的学术路径训练之中。

今天的传统文化研究,就深度而言远超民国。真正的研究著作,对刘勃来说既是梯子,也是堤坝。“是梯子,因为可以借它爬到比较高的地方,重新审视常见的史料,理解自然不同;是堤坝,读传统史书脑海掀起波澜的时候,专业研究会给你一个限制,让浪花不至于过于泛滥。”

《传奇中的大唐》是讲授小说史的副产品。刘勃带学生细读唐传奇,才发现别有洞天,正史缺失的人性结晶在小说里。“我讲小说延伸出去讲时代背景,而讲时代背景归根结底是为了理解小说中的人物。但不少朋友就爱看我聊历史,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更爱写‘人’。”

《读库》气质的作者“心里有爱,字里有人”,刘勃被老六视为作者群“70后四大金刚”之一。老六从不干预命题,但会把过热的东西摘除,希望作品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在刘勃看来,口语和雅致的语言完美融合,才是文学的活力所在。比如历代文人的心头好《世说新语》。

魏晋名士生命的舒展感,调节焦距,被遮蔽的残酷与冷峻显影,“当内心感到强烈的撕裂感,写作冲动就来了。”年初,《世说俗谈》出版。“让我下笔不能自休的,是时代洪炉中,个人的渺小与个人的尊严。”

作为第二届文景历史写作奖初选评委,刘勃喜欢写的话题,是伟人在时代洪流里的弱小和弱者永不放弃的坚持。有什么主题的话,大概是困境与挣扎。

传统文化

不是冲锋的前线,

是休憩的后院

相较于魏晋名士的“高卧”,现代人在躺和卷之间仰卧起坐,不同时空的困境与挣扎相仿吗?读经典的意义是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吗?

“为什么读书很快乐,不为什么读书更快乐。”刘勃一直期待完全不可能以史为鉴,但有时候伤感地发现,有些预判还是有用的。“传统文化不是你冲锋的前线,是你休憩的后院。让你休憩得比较舒适且值得,不会觉得萎靡、浪费生命。”

用古代经验解决现代困境,无异于刻舟求剑。“现代社会比传统社会复杂好多个数量级,只能用现代思维去应对。但是,怎样让自己活得经拉又经踹、经蹬又经拽,传统还是能够提供不少经验,把不良情绪化解掉,也可以帮助你有更充足的底气和耐力。从而更好地集中才智和精力,掌握那些更前沿的东西。”

有粉丝偶然发现公众号“不是东西刘老师”,联想到熊逸(至今不显庐山面目的思想隐士),开始顺号摸瓜,找刘勃的书。“刘勃也好,熊逸也好,都是意思大于意义的人。”

刘勃认为,有意义没意思的作品,也许慢慢就没了意义,而且永远不会有意思;没意义有意思的作品,很可能一直有意思。

“您女儿会读您的书吗?”粉丝很好奇。刘小米现在读高一,早出晚归,上学途中会听爸爸的音频课放松。女儿一向吝啬表扬,但在最近的班级演讲中,当众夸奖爸爸,刘勃被狠狠感动了一把。

笺纸研究学者韩旭也是《读库》的作者,从事外交工作,最近被派驻马耳他。他和13岁的女儿各带了刘勃的一本书,《司马迁记忆之野》和《世说俗谈》。韩旭托朋友向刘勃转达读者的敬意。

《司马迁的记忆之野》当选豆瓣2020年度图书“历史·文化”类榜首。刘勃在后记中写道:“就像今天,只看知识网上的社会学研究论文而不逛淘宝不看抖音不刷朋友圈,对当代中国的了解一定大有缺陷。”

普通人消融如泡沫,名人凝固成琥珀。在时间的潮汐中,不过是芸芸众生。

本报记者顾遐

2023-10-25 ——专访南通籍文史作家刘勃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2661.html 1 3 时间的潮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