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张謇《题陈氏焦桐涤砚图》诗,各种版本的题目都相同。但这个“焦”当作“蕉”,“焦桐”和“蕉桐”实是两个词义不同的词。
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客居江宁的张謇曾为一幅旧画题诗。这事在他当天的日记里记道:“题陈氏《焦桐涤砚图》:钱陈旧阀乾嘉代,遗卷风流倏百年。一束苞稂时变亟,几家乔木世臣贤。小儒遭际真须命,故事流闻亦自妍。二老东南频寄问,巍巍纯庙是尧天。”画的名称,张謇原写作“洗桐涤砚图”,估计发现有错,后把“洗”字改为“焦”。这首诗收进他的诗集,题目就作《题陈氏焦桐涤砚图》,各种版本都相同。
就在张謇题画的前十四日,同客于宁的郑孝胥也为这画题过诗,其日记云:“为海昌陈氏题《蕉桐涤砚图》,子朋所托也。”子朋即顾云,与张謇、郑孝胥都是老友,想必张謇题诗也出自顾氏之请。郑孝胥的诗收录于他的《海藏楼诗》,题作《题海昌陈氏蕉桐涤砚图》,诗为:“昔日扬州守,流传涤砚图。功名循吏传,风采列仙儒。浙水徵文献,乾嘉盛士夫。不辞题卷末,端似太平无。”
将两人诗题比照,就见这画名有“焦”和“蕉”的不同。按“焦桐”和“蕉桐”实是两个词义不同的词,“焦桐”乃来自东汉蔡邕用烧焦的桐木制琴的典故,指的是焦尾琴,一般专指古琴,而“蕉桐”则指芭蕉和梧桐。作为一个画名,焦桐和涤砚互相没有关联,合在一起不太好理解;而蕉桐的意思就很明确,是指拿芭蕉和梧桐的叶子来擦洗砚台。看来张謇改的这个字还是错了,可惜这个错此后就一直沿袭下来。
有点好奇那位曾任扬州太守的海昌陈氏究竟是谁,看到郑孝胥诗题后有小注“(图)中有钱香树题诗”,于是找钱香树(陈群)的集子作突破口,果然在其《香树斋诗续集》卷三十里面看到《题陈锡民太守蕉桐涤砚图》诗,而诗的夹注里还叙及自己为陈氏题字,“太守笑曰:敷虽不敏,愿遵斯义”,由此可见,这位太守另有一个带“敷”字的名。查《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任扬州知府的是浙江海宁人陈用敷,而钱诗写于乾隆三十四年冬的扬州,正在其任期内,所以陈用敷肯定就是陈锡民。
花了点查考功夫,最终能够一解心中的疑惑,当然感到快慰。虽然这种琐屑细事算不上学问,我也只是自乐其乐而已。至于海宁陈氏,乃是一大望族,而陈用敷又做过高官,要想进一步了解,材料自然不少。只不过我现在是山阴访戴,兴致已尽,但把钱香树的三首绝句移录于下:
《题陈锡民太守蕉桐涤砚图》
堂开来鹤午风清,一晌馀闲谢送迎。不必画师图笠屐,但呼石友结平生。
韦平世德列朱旙,孝友家风聚一门。早护金萱荣北牖(太守弱岁事节母查太恭人,以孝闻于里门),还栽慈竹傍桐孙。
昨日曾题政事堂,清风明月两相当(前月访太守,登政事堂,见其空□轩敞,因题明月入怀、清风满袖数字赠之,太守笑曰:敷虽不敏,愿遵斯义,得步欧苏后尘,又何求焉)。借君新洗双鸜眼,一试曹家紫玉光(近来艺苑多以曹氏所制紫玉光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