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南通新闻

纪念辛丰年读书音乐会回眸

雅乐声中人常在

《月光曲》:他听了一辈子的钢琴曲

10月29日下午,纪念辛丰年读书音乐会在读库南通阅读基地举行。

这是纪念辛丰年先生逝世10周年及《辛丰年先生》出版的活动之一。活动由复旦大学教授、辛丰年长子严锋和《读库》主编张立宪等共同主持,邀请与辛丰年先生相关的音乐爱好者上台,演奏出影响辛丰年一生的作品,通过拼接这些记忆碎片,串联起辛丰年为追寻音乐和读书而终生无悔的那一份情怀。

纪念音乐会在肖邦的《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中拉开序幕。曾编发辛丰年作品的《读书》杂志编辑扬之水在名篇《辛丰年与Symphony》里记述,此曲为辛丰年给朋友的推荐曲单第一首。严锋在现场透露,钢琴诗人肖邦是辛丰年最挚爱的音乐家之一,肖邦那种骨子里的浪漫气质、诗意中蕴含的激情,与辛丰年的人生追求非常契合。

钢琴声起,持续的慢板,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严锋介绍,这是辛丰年接触的第一首西方名曲,也是他听了一辈子的曲目。

当年,辛丰年从丰子恺所写的散文《月光曲》中知道了这首曲子。在困难的年代里听不到原曲,他便通过读谱来感知那遥远的月光。多年以后,当辛丰年终于听到《月光奏鸣曲》之后,感叹说,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但贝多芬真的伟大。一个人的爱乐之路就这样开启,新四军出身的老干部严格,由此成为万千乐迷的知音——辛丰年。

严锋告诉大家,辛丰年自学钢琴,是他六十岁之后的事情。当时,他读音乐、写音乐之后,决定自己演奏。在一架老聂耳牌钢琴上,辛丰年开始了初学之路。严锋说,父亲沉浸其中,通过琴键的触摸,穿越时空,与贝多芬这些大师交谈。当张立宪在现场问一个听过辛丰年演奏的专业人士,老爷子弹奏的水平如何,得到的答案是“水平非常高”。严锋认为,如果从手型指法这些专业角度讲,辛丰年也许比不上一位受过训练的琴童,但他对作品的领悟和演奏的乐感,应该是上乘的。

现场独奏《月光奏鸣曲》的,是来自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青年编辑薛小琳,她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钢琴专业硕士。薛小琳奏响此曲,是对这位资深乐评人的礼赞。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来自上海的爱乐者李章,从《读书》杂志上看到辛丰年的“门外谈乐”专栏后,与这位隐逸在小城的老者成为知音。李章成为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爱好者》杂志编辑后,即向辛丰年约稿,并多次到南通拜访这位亦师亦友的乐评人。两人从1990年开始通过信件往来,一直到2012年。

李章后来将他与辛丰年的书信汇集成一册《书信中的辛丰年》,成为《辛丰年文集》中的一卷。

八十年前,在南通城北的一座小楼里,辛丰年先生听了梅庵琴派的陈心园和李宁南师徒齐奏《风雷引》,酣畅淋漓。这次会琴,先生回味了一辈子。

20世纪40年代初,年轻的音乐爱好者严顺晞,也就是后来的严格、辛丰年,在服膺西方古典音乐之后不久,忽听到古琴唱片《阳关三叠》,发现了中国音乐里还有这样了不起的天地。

陈心园是南通梅庵琴派大师徐立孙的得意弟子。辛丰年认识了比自己年长几岁的李宁南之后,开始接触古琴。他借来古琴一张、《梅庵琴谱》一册,通过《翻译琴谱之研究》来自学,半年之后,竟学会了梅庵十四曲中的十一曲。

无论是古琴,还是小提琴,抑或是花甲之后学习的钢琴,辛丰年的自学之道令人赞叹。严锋总结,“南通”“辛丰年”“自学”这几个词是可以连在一起的。这给当今世人的启迪是,学习音乐不必拘泥于专业或功利,在任何年龄段,你都可以去触摸音乐的灵魂。

在读库这场的音乐会上,演奏梅庵古琴的张景林和郑舒也是一对师徒。张景林正是陈心园先生晚年的古琴学生。穿越八十年复现的《风雷引》,以师生齐奏的方式缅怀那位最好的聆听者。

《沉思曲》:小提琴曾在砖瓦厂奏响

现场演奏马斯奈小提琴独奏曲《沉思曲》的,是南通著名的小提琴手秦放。这位长发飘飘的艺术家曾是辛丰年多年的邻居,也是在辛丰年的影响下走上音乐道路。

一曲奏罢,秦放应主持人之邀谈起他和辛丰年的渊源。1976年,17岁的秦放在南通歌舞团学习时,偶然在文庙看到一个身穿军装的人大步流星走过,打听之下得知,此人正是南通文艺圈内有名的音乐启蒙者严格。

时年53岁的辛丰年,在全面平反之后,放弃了高官厚禄的安排,选择了退休,将损失的读书、听音乐、练琴的时间夺回来。辛丰年把补发的一万元工资这笔巨款全部用在买书和爱乐上。他的家也成为南通青年文艺爱好者的一方乐土。

秦放记得,第一次见到辛丰年时,在长桥边的崇海旅社,他看到了辛丰年自制的“土音箱”。辛丰年给他播放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这首《沉思曲》。秦放觉得自己一生离不开小提琴了,在他后来想放弃的时候也是辛丰年让他挺住。

在辛丰年家里,他们总是一起收听海外电台播放的古典音乐。为了不引起麻烦,他们蹲在地板上听得如痴如醉。1986年在南艺学习的秦放,将辛丰年的手稿《乐迷闲话》带到了南京,交到辛丰年的老友章品镇手中。几经辗转,这部书成为音乐爱好者入门的“圣经”。

严锋也说起了他父亲与小提琴的一段逸闻。这场纪念音乐会的前一天,严锋邀《辛丰年先生》的编辑曹雪峰一起前往通州五窑寻访父亲当年的踪迹。

他们找到了辛丰年当年下放劳动的砖瓦厂,虽然已经废弃,但老车间仍在。严锋找到了辛丰年彼时的工友,一位老妈妈说:“严格,是个好人啊!”

严锋问老乡们对辛丰年的记忆,有人回忆了这样的场景:在破旧的砖瓦厂宿舍里,这位“好人”拉起了琴,附近好多人听到琴声都围拢过来。严锋说,在那一刻,破旧的茅草屋在辛丰年心中已经不存在,他走进了音乐,也用音乐滋养了周围的人。

和父亲一样,穿着自编草鞋的严锋,也是从那时起爱上了音乐。重回昔日的他,回味起父亲拉响的小提琴声,那就是《沉思曲》,一首带着冥想风格的经典。

严锋对古典吉他情有独钟,辛丰年之前却认为吉他过于简单,一次听到严锋的练习后,开始改变看法。

在现场,严锋昔日的朋友们组成的“玫瑰木”古典吉他乐团来了,他们也是当年追慕着辛丰年老人的那批南通业余音乐人。他们带来了《小赋格》四重奏,巴赫的复调飘满读库基地的空间,这就是辛丰年所喜爱的室内乐团的样子。 本报记者张坚

2023-11-01 《月光曲》:他听了一辈子的钢琴曲 纪念辛丰年读书音乐会回眸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3363.html 1 3 雅乐声中人常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