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康
对南通州而言,《五山耆旧集》是知名度极高的一部书,后世学人在研究乡贤时,常常会引用其中一些内容。清嘉庆年间,通州文人杨廷撰心痛乡先辈的诗作散佚过半,决定编辑一套自宋、元、明至国朝以来的名贤诗集。经过十几年的采获,他收集通郡以及泰兴、如皋、海门三邑诗之存者,编纂了一部《五山耆旧集》。书分为两部分,一是清朝以前的,名曰“前集”,共二十卷;一是本朝顺治与康熙两朝的诗人,名曰“今集初刊”,共八卷。自道光四年(1824)孟秋开刊以来,这部书一直备受赞誉,至今仍为学人们所津津乐道。
时越百余年,此书流传渐少,坊间已经难得一见。我没有见过此书的真容,仅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所藏的电子版一部。前些时,在阅读《五山耆旧今集初刊》时,却发现其中有一处小小的谜团。
在本书最后一卷,也就是卷八,共收录了姜任修、孙闳基、魏挹芹等二十九人之诗。姜任修为本卷第一人,按书前目录记载,共收其诗九十一首。然而就在第十六首《送方文辀归赋溪》之后,突然出现一页人物介绍的后半段,与上页内容并不衔接。文字如下:
合,六子集于园而不得与余合,固余之不幸,亦六子之憾也。夫六子,能诗者也。六子之诗,如其人者也。余知六子者也,余又附于知诗之列者也,间尝阅历交游,扢扬风雅,如樵月之和而婉也,樗村之奥而博也,璞庄之简而劲也,漱石之豪宕横逸也,萝村、牧原之淡洁温美也。恒累数千百而鲜一二合者,何哉?性情异而正伪别耳。呜呼!六子自此远矣。
这段文字无头无尾,但我倒颇为熟悉,此乃丹徒大学者蒋宗海于乾隆十八年(1753)冬为《文园六子诗》所写序文的一部分,“合”字那句完整为“余馆于园而不得与六子合”,而之前的内容当刻在前一页而无法看到。《文园六子诗》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栟茶徐述夔“一柱楼诗案”的牵连已被清廷禁毁,故此序流传极稀。没想到会在此处看到这段文字,这又是给谁作的介绍?不由让人心生疑窦。在此序之后,还有一段文字:
《一经堂诗话》:前明卢子明纯学刻《扬州十属诗》,皋邑仅存二十三人,人只一二首,字号、官爵,略而不书。国朝丁先生确有《东皋诗汇》之选,流传未广,撰曾从同里范丈浮休处捡得一册,採入前集,馀虽藏书家亦未之见。璞庄先彚四代以来诸作者,编成四十八卷,厥功甚钜。第殁后,其书始出,故挂漏亦所不免,如何柏斋瑭,理学名儒,其诗见朱竹垞《明诗综》,而集内不收,撰辑《耆旧诗》于是书甄录颇多,补正处,间参鄙见,凿之枘之,要与先生同一关捩也。
《一经堂诗话》是杨廷撰所写的一部诗话,此段文字中所提及的先生即璞庄者,应是乾隆年间丰利汪氏文园主人汪之珩无疑,文中的“书”与“集”,当指其所征编的《东皋诗存》。
果然接下来的录诗是一首《题陈竹香菊花册子》,正是汪之珩的诗。再下来四页分别为《立冬日分韵》《游鹤寺》《杜鹃楼故址》《狮子窟》《清明山行》《登龙埂》《自京口至攝山宿安桥步竹楼韵》,都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春日汪之珩自镇江游南京所作的一组诗作。第四页最后一首是《黄沙洋纪事》,此诗是汪之珩最重要的代表作。诗为五古,共一百一十八句,五百九十字。然此页仅录到第二十六句“但见鸥与鹭,不见麻与桑”与下一句“倒澜挽赤手”的“倒”字,便戛然而止了。接下来另起一页,开头却是“小周空外涵林塘,满林藤树风花香”缓缓而下,一直到“当期之日三百有六十,开出九九八十一万紫鸳鸯”结束,整整一页,满纸花香,与《黄沙洋纪事》那沉郁悲凉的风格迥异,内容亦完全不符。此为何诗?后查阅《东皋诗存》二十六卷姜任修之诗才发现,此页为其《藤花行》长诗一首。在《藤花行》后,直到最后的《徂徕道中》都是姜任修的诗作。也就是说,在这卷八的姜任修作品中,突然插进了汪之珩半页人物介绍与其八首半诗。
怎么会这样?
是不是装订的原因?是本书的装帧人员不小心将汪之珩的诗作放到此处,从而导致了这样的失误。但细看汪之珩那几页的书口,书名、卷次与本书一致,上为《五山耆旧集》与卷八,下刻“一经堂”,页码亦随前后变动,没有任何差异。
令人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五山耆旧今集初刊》仅收清代通州顺治、康熙两朝诗人一百七十四人。汪之珩为乾隆时人,并不在其列。查卷首目录,确无汪之珩,也没有乾隆年代的其他诗人。杨廷撰在书前自序中写道:
蒇事谨以顺治、康熙两朝所得诗凡八卷为《今集初刊》,它日次第就绪,获卒业焉,则是编其乘韦已。
杨廷撰明言,这本书只收了顺治、康熙两朝诗人,其他的等“它日次第就绪”再行编刻,其实后来他再也没有编刻续集,《五山耆旧今集初刊》仅此八卷而已。但为什么此处会单单刻有这数页汪之珩的诗选呢?实在是一件让人费解的事。
杨廷撰是通州名士杨世纶的孙子,嘉庆十八年(1813)在扬州梅书院从吴锡麒学,虽然仅是个增贡,但十分喜好读书,尽读家中旧藏及里中书贾与士大夫家藏书,平生更是尽力搜辑乡先辈诗文轶事,编纂成书,今天知道的就有十六七部之多,其中知名者有《顾襄敏年谱》、《崇川咫闻录》(与徐缙合纂)、《江南直隶通州志》(与顾鸿、李琪修纂)等。他治学十分严谨,如编《五山耆旧集》收集资料时,除正史省志外,于家乘、别集、志传、碑铭、丛谈、稗说、品录,靡不搜辑。所以他说这部《五山耆旧集》“几无漏什矣”,又说对《东皋诗存》“甄录颇多,补正处,间参鄙见,凿之枘之”,并指出汪之珩当年没有把何瑭的诗收进《东皋诗存》是一个明显的失误。自信满满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部耗费他十余年心血,并由他弟弟杨廷恩参订,儿子杨贵孙、杨福孙以及学生冯震祥、女婿潘士彦校刊,且邀请金陵名工李永庆、甘元敬、曾传宏、陈恪亭、吴建兴一同刻梓的《五山耆旧集》,也会出现这么一个小小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