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生活周刊

敲钉岁月

那是1975年至1976年,我正在上小学,几乎有两年的时间,我同三个妹妹的业余时间包括寒暑假、星期天是在单一的“敲钉”生活中度过的,至今虽然过去40多年,但“敲钉”的经历却历历在目,难以忘却。

20世纪70年代,我家住在当时的南通县袁桥人民公社(现崇川区秦灶街道),虽然同南通市区紧靠,但隔着一条通吕运河,秦灶便成了标准的农村,而且在南通县,秦灶同幸福、陈桥同属于远离金沙镇的边远地区,在整个南通县是经济最落后的地方。我家一共六人,除了父亲在工厂工作外,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小孩子,户口都在农村。每年生产队年终分配,我家只有母亲一人劳动,都是透支;劳力多的邻居何吉姑娘家是进钱的,这时我们往往向他们家借钱,等父亲拿工资后还上。

父亲1949年之前就当学徒做皮鞋,后来又成为国营利民皮鞋厂的国家工人。父亲虽然只上过两年小学,但刻苦钻研技术,成为厂里的技术能手,是八级工。1965年代表南通市到南京参加比赛,获得第一名,后获得“技术能手”称号,放在今天就是妥妥的“江苏大工匠”!此后,父亲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用他的话讲,那是让都让不掉。

当时做皮鞋主要是一个手工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把鞋面与鞋底合在一起上线前,必须借助木鞋楦子用小钉子把鞋面和鞋底钉住;等鞋子上好线后,钉子必须全部拔掉。拔掉后,小钉子就弯了,在那物资紧缺的时代,为了再利用,就需把弯钉敲直,可以变废为宝,同时,做这活儿可以赚钱补贴家用,“敲钉”的工作由此而来。

“敲钉”可是个苦差事,一是钉子小,“敲钉”不能使蛮劲,要用巧劲,要全神贯注,左手右手配合默契,眼睛要盯紧。稍不注意就会敲到手指上,刚开始做这事时手上敲起泡甚至敲坏了手指是常有的事;二是没完没了,今天敲完了明天还有,源源不断,时间长了见了就怕;三是获利太少,一箱弯钉四五十斤,只有五元钱,一个月课余时间不停地敲,只能敲两箱,挣十多元。但哪里还有其他途径挣钱呢?我同三个妹妹的业余时间不是用来学习也不是用来补课,而是日复一日机械地敲个不停。在敲钉的日子里,开始是吃大锅饭,敲多敲少一个样,这样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于是,我在1975年12岁时就在家里实行了包干制。由于妹妹们年龄不一(一个10岁、一个8岁,还有一个最小的只有6岁),便根据年龄的大小分配不同的任务,谁先敲好,谁就可以出去玩,这样大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今天想来,改革开放初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还在我后面几年。

上中学后,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逐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皮鞋厂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用钉量不断下降,甚至不需用钉。种种原因导致我们后来再也没有“敲钉”,此后也永远没有再为了生活而“敲钉”。

2023-11-09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4234.html 1 3 敲钉岁月 /enpproperty-->